影视公司进入手游圈都是各怀鬼胎

跨境
2014
12/05
11:42
孙志超
分享
评论

现在,中国游戏行业处在生长期,行业外的公司想进来收购,也会有很多标的给你去收购,要出问题也是一两年后。待行业发展到一个瓶颈,增长率没有那么高以后,里面的各种问题...

什么样的影视IP适合做游戏

尽管去年就有很多人认为手游过热,但 手游红海 一说是杞人忧天。游戏开发有其客观规律,从绝大多数人只会抄袭到少部分人能做精品,需要一个过程。去年的产品并不是不多,而是很多消失得太快。就像《火影海贼王》,经我去年底的统计,实际产出了60多款,恐怕很多人见都没有见过。手游已然变得越来越像国产电视剧,每个月申报公示上百部,大家真看过的却屈指可数。

今年又有人说 2014年是手游IP年 。影视IP与手游结合的例子也有了不少,但是成功与否,要看它最终的运作效果。如果变成是1+1=2,那就是失败了。它的运作效果应该要做的是乘法,而不是加法。

对于中国的影视版权所有者来讲,他们本身并不是靠授权游戏来养活自己的 中国影视行业还没有发展到西方那么产业化,还不能去赌靠衍生品赚钱。但是当你想做这个衍生品(游戏)的时候,至少要考虑到这样几个因素。

第一,这部作品要有改编成游戏的潜质 它必须是正面地 火 。比如说《富春山居图》,是有很多人看,但是出个游戏真的有人玩么?我不相信。玩家会想,电影很烂,游戏说不定也很烂。因为游戏和电影是不一样的,观众花钱买了票去电影院看电影,即便觉得这部电影很垃圾,大多数人还是会看完。游戏不是,不好玩我分分钟就可以删掉。我一定要进去以后玩两天,觉得真的好玩了上瘾了才会花钱。所以,不能靠往外推的这种做法来做游戏。影视IP想做游戏,需要有好口碑。(评分)至少要有六分,四五分就太差了。同时,也不能太指望明星。一个明星有一千万粉丝,可能会吸引很多人去下载这个游戏,但是他们也不一定会付款。

第二,影视作品的曝光率要高。比如说,像《琅琊榜》这样的一部电视剧作品,它是由过去很火的一部网络小说改编而来的。但是作为一部电视剧,片方还需要再造这个IP。这个IP在电视剧还没有开始推广、没有开播之前,推出游戏的效果是有限的。只有等到它再次火起来才行。

第三就是影视作品的题材问题。一般来看,现实题材婆媳斗嘴的这种戏是完全没法改成游戏的。最好改的是有架构的作品,比如《指环王》就是极品,做成游戏都不用想。这种高品质的影视IP,既可以做成大型网游,也可以做成小游戏。比如说《霍比特人》,就做一个跟龙打的小游戏也行,而且因为它是奇幻题材,你还可以做很多额外的加工。

此外,科幻、仙侠、架空历史的也都可以,你就算不知道这个游戏的背景在何时何地也没关系,现在流行的也是不交待,直接开打。《喜羊羊》这种面向低龄用户的IP,也有它的市场。军事题材也可以改编,但是最好是国外的IP,国内的不太好改,会有政策风险。

总的来说,带幻想性质的、架构比较大的、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口碑不是特别烂的影视IP都比较适合改编游戏。但是这里面有些题材会比较没有新意,比如说电视剧《封神英雄榜》最近也很火,也拿去做游戏了,但是 封神 题材你对它完全不会有期待。这个IP唯一的作用就是在宣传方面,比如在电视剧热播的时候插一个广告片花,告诉大家同名游戏上线了。而游戏最后能不能成功,更多的还是要靠游戏本身的品质。如果游戏不好的话,IP再强也起不了太大的效果。

再举一个相反的例子,如果你的影视作品不是像 封神 这样大家很熟悉的背景,而是建构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观,里面出现了一些大家不是很熟悉的文化元素和角色形象,那么你的作品最好是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像周星驰的《西游 降魔篇》一样,很多人看过,那就没问题。否则,玩家不能理解游戏里出现的是什么东西,反而要逼着他们回过头去看电影,这对游戏来说就可能成为一个不利因素。

影视公司进入手游圈是 各怀鬼胎

现在国内很多影视公司想进入手游圈,他们抱着各种各样的想法。有的想自己做,有的想收购一家游戏公司来做,有的想绑定一家大公司深度合作,有的想绑定创业团队来做,有的想把版权卖出去了事,有的甚至就想交给一个中介机构去做,自己一点都不碰 怎么决策全看老板怎么想,而老板怎么想是跟这家影视公司当前的发展格局、未来的发展机会有关,当然也和老板本身的性格有关。

不管怎么做,一般来说都是风险越大收益越高。但是,风险大波动就大,除非这个影视公司的老板是铁定主意要做游戏,否则一旦有波动的话,很容易就放弃了。但是如果游戏能和公司的其他业务形成很好的互补结构,那它(游戏)就不容易死。像那种直接收购一家公司,但又不去做整合,资源之间不互补甚至还互相竞争的,风险就很大。

不过目前在中国,影视IP与游戏结合的整体状态是 片方对游戏的期待比较低,只是想作为衍生品试一下。目前,好莱坞已经能够做到不管出什么IP游戏肯定能回本,比如《美国队长2》上映了,做一款同名手游,一定不赔。因为好莱坞能够做到所有影视授权的手游虽然都不是最好的游戏,但也不是最烂的 肯定会有一些看了电影的人愿意去玩一下,保证这个游戏不会赔。但中国现在的情况是,游戏公司自己都无法保证我这个产品能不能成功,影视公司更无法判断这个游戏公司好还是不好。全都是黑盒子。

游戏行业现在都在忙着赚钱。这一行也不像影视行业那样有多年的积淀,有相对完整的科班教育体系。在游戏领域,一个外行是没有办法判断一个游戏究竟好不好的。而且它今年是好游戏,明年也不一定还是好的,这个行业在不断变化。所以很多人都不会去指望这条产业链,大多数人是抱着跟风的心态,心里想的是,可别错过了,能赚一点是一点。

因为在这个领域,对影视公司来说,授权做游戏是没有投入只有回报的。对游戏公司来说,这个游戏不管成与不成,拿了IP肯定能增加一些利处,它也没有赔。但是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产业链做不出来。

热门IP授权的游戏,当然也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游戏本身不行。所以现在大家又都在走一条相对稳妥的路线 在做授权时,找一个已经做成了产品的游戏公司,直接把影视IP套到那个已经做成了的产品上。因为产品本来就是成功的,所以不用担心它会失败,只要换个形象就完事了。

游戏圈就是这样,在短时间内,你做自己(成功产品)的复制品,一般不会失败,但时间长了就不好说了。这和影视不太一样。比如,这家影视公司今天拍了电影《北京爱情故事》,明天照一模一样的套路又拍了一部《广州爱情故事》,大家会说这太搞笑了。但是游戏这么做是可能的,玩《北爱》的玩家是一拨人,玩《广爱》的玩家可能是另一拨人,他们互相之间打架不会那么严重,不像影视观众的重合度那么高。

最强的IP找最好的游戏,剩下的就不好说了

国内做手游的公司,将来大部分会死掉。剩下的也会形成一个很陡的金字塔,会有一些很成功,其他的就赚一点活着。这个比例可能是二八,也可能是一九。因为这个产业在这儿,里面有几百亿,肯定会有人赚这个钱,但是一定不会分散到那么多小公司里。

至于影游互动,则注定是 强强结合 。最强的IP找最好的游戏,但是这也只把金字塔尖的那部分连接在一起了。塔尖那部分肯定是能成,但是下面的那部分就不好说了。

这两年有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开始介入游戏行业,包括华谊兄弟等。这里面有一部分是资本运作行为 为了抬升股价打造概念。它们能坚持多久,则要看发展状况。在中国,凡是外行来做内行事情的时候,都一定是根据发展状况来看接下来路怎么走。当年,跨界来做端游的业外公司也是非常多的,比如说光宇集团,它本身是做能源的,搞了一堆公司,最后做成了一个叫《问道》的游戏。所以后来 光宇华夏 这个公司就坚持一直在做,而其他的大多就倒闭了。对华谊兄弟这样的影视公司来说也是一样,游戏如果越走越好了,它就真的会在里面砸钱,花大力气。但是如果过两三年以后上不去了,越来越萎缩,它肯定就去看新的业务去了,不会在这个地方死守。其实游戏公司也是一样,游戏做大了,也跨界去拍影视。在这方面,完美世界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是,文化产业绝对不是靠资源量堆出来的,有钱也不一定能搞成。管理和创意才最重要。中国游戏行业的从业人数很多,但是我觉得缺少持续做积累的人。举个例子,现在大家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过去并不是这样的。最早做端游的时候,也没有人去跟影视合作,是有人做了才会有的。现在的影游互动模式,同样也还会发生新的变化,那就需要从业者静下来去思考,去积累。

现在我们真正缺的就是两种人:一种是懂行的外行。就像有的人他虽然不是学表演的,但是他来做演员也做得挺好,因为他有这个潜质。我们也需要这样一些 懂行的外行 ,给这个行业带来一些新鲜的东西。

另外一种就是已经在游戏行业站稳了脚跟或者说已经赚到钱的人,期待他们来做一些不那么急功近利的事情。当大家都在想着怎么马上赚钱的时候,他不是想在这个行业里捞快钱,不是靠规模经济发展,而是想用更好的点子或者更好的发展方式累积、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现在,中国游戏行业处在生长期,行业外的公司想进来收购,也会有很多标的给你去收购,要出问题也是一两年后。待行业发展到一个瓶颈,增长率没有那么高以后,里面的各种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而风险是永远存在的。一个影视机构,如果你觉得做游戏是一个长久的事情,那么你的投入肯定是值得的,但是如果你觉得这不是长久的事情,只想做一把,那就是不值得的。

和影视、网络文学一样,游戏也可以成为一种新的创作媒介。游戏有强IP的加持,那是锦上添花的事,没有IP也不代表游戏团队就失去了竞争力 没有IP资源的团队反而会有动力去做更多的创新。而游戏就是有这个好处 你要是真好,就是真好。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影视公司 手游圈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今日,eBay宣布已开启第二季度GBH(Global Buying Hub)促销活动。该活动面向全球无eBay站点的购买中心,可以帮助卖家触达全球各地买家。
跨境
去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指导意见》之后,全国各地的传统媒体,都有点“焦虑不安”,都希望借这个机会快速按照中央文件精神跟新媒体进行融合,但是融合的步伐、融合的进程,特别是融合的路径说实话还很不明确。媒体做了很多尝试,但是目前为止在国内找一个非常成熟的模式,或者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方向并不太多。
跨境
Spartz真正关心的是流量,只要能带来流量,形式一点都不重要。他位于芝加哥的35人团队经营的这30家网站的月访问量超过了6000万,其中Dose.com就贡献了一半。去年Spartz Inc.拿到了800万美元的融资,并创造了700万美元的广告收入,而最大收入来源正来自Facebook。有人甚至给他的公司开出了2亿美元的估值。
跨境
面对日益严峻的媒体生存压力,进行围绕新媒体业务进行的所谓转型只是一种老驴拉磨的原地打转状态,丝毫未能走出生存危机的怪圈儿,也意味着在传统媒体在浪费时间的同时也丧失了大把的自救机会,或者是最后的转型契机。
跨境
年末将至,又到了全球范围内的购物高峰期,不论是接踵而至的双十一还是黑色星期五等重大购物节,都是跨境电商一年内最重视、也是投入最多的销售旺季。但在这场购物狂欢的背后,紧接着面临的将是一场“退货噩梦”。
跨境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