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做到了国外,卖家又何苦为难卖家?
在很多行业中,价格战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竞争现象。
在这十几年里,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催生出了一批互联网平台产业,无论是以前的电商、网约车、外卖,还是现在的快递、社区团购等行业,烧钱补贴、低价竞争都是常用手段。
跨境电商中的价格战,卖家们也是司空见惯,虽然习惯,但这种风气一旦蔓延开来,就会令竞争脱离实际走向畸形,卖家们也因此苦不堪言。
最近,跨境电商中的价格战打响,并愈演愈烈。
在国内跨境电商论坛知无不言上,关于“价格战”的讨论非常热烈。
(截图来源:知无不言官网)
面对同行们疯狂降价,很多卖家都忧心忡忡。有的不甘心如此低价,但又不敢草率涨价,怕单量因此暴跌;有的老人对新手卖家涌入,发起这一搅乱市场的行为非常气愤,恨铁不成钢;还有的为往后担心,要是价格战久久不停,店铺要怎样生存下去……
“一个最低9.99的产品就基本没毛利的产品,光成本就要十几块接近20,一上来就6.99?”
这种言论,这种现象,正在亚马逊平台上大行其道。就算是业外看热闹的人也不免讶异:这些跨境电商,是在给外国人做慈善?
知无不言上,有一句被广大卖家们认同的话:普通商品的末日都是价格战。
低于成本价销售,国内的见多了,都知道是赔本赚吆喝,亚马逊上的这出同样是吸引买家,却有些不一样。
卖家们为了将手中的商品卖出去,不惜以低价销售,而平台上的同类商品很多,一家降价了,其他的为了挽留销量也会跟着降价,但击穿了成本价后,没有一家赚了钱。
要知道,一个店铺正常运营下去,平时的运营、广告、物流、佣金就占据来了不少支出,这样亏下去,大小卖家都很快就会被击垮。
但谁又想这样呢?所以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卖家们不惜亏本也要大打价格战,互相伤害?是亚马逊。
主导价格战,亚马逊意欲何为?
这次亚马逊上打响价格战,严格来说是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的。
首先国外经济政策的变化,主要是在美国。自4月份以来,随着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路走高,美元的汇率也开始下跌,甚至跌破6.4。
美元汇率的变化,让商家们危机感陡增。同时,外贸企业也因此压力重重,欧美商家们的采购成本上升。
在加上美国两度大规模印钱,22州停止发放救济金,物价开始飞涨,美国人民的消费欲望也随之下降。
因为销量和汇率损失,商家们坐立难安,都想早日清货回款,落袋为安。
另一方面,亚马逊在近日改变了计算库存存储限制的方式,并且加紧了对卖家库存的限制。因此,大批商家库存容量被砍。
而对于亚马逊上的大多数卖家而言,由于去年疫情影响,线上需求陡增,卖家们以为今年的需求可以持续下去,进货备货都是拉满的。而同时,亚马逊也一度放宽库容限制,库存量确实不小。
短时间内,库存容量被一砍再砍,卖家们都措手不及。
有的卖家称“拼多多都没那么能砍”,有的甚至扬言“清完库存就不干了”。为此,一场轰轰烈烈的清库存行动在亚马逊上展开,而要在短期内迅速清空,低价出售成了最高效的手段。
不为盈利,只为止损,很多商家不惜流血叫卖。在这其中,就有不少是为了早日清空库存回款止损的老卖家。
参入价格战的还有大量新卖家。最近几年跨境电商的火爆吸引了大批新人涌入,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快速出货,他们开始大幅降价,顺便抢占市场。
但是一味压低价格真的有用吗?在老人们眼里,这些降价的新人都是傻瓜,因为不懂得计算各种投入与产出、各种费用占比、各种陈本、卖多少才能持平等各种细化的条目,光靠一个低价也是没有用,或者不长久的。
有的卖家还称,目前英国站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因为本来就需要实缴20%才能够回本,结果一群卖家还在疯狂降价,真可谓亏本做慈善。
在这种情况下,卖家们只会越来越卷,亏损当头,谁也不能长久。
而在另一头获利是谁呢?是美国消费者和亚马逊平台本身。
商品价格低了,消费者美滋滋;趁机收一波超量费,再加上平台商品降价,亚马逊可谓是一箭双雕。
为什么亚马逊突然限制库存容量?卖家们百思不得其解,虽然很多卖家已经习惯亚马逊各种无缘无故、突如其来的骚操作了。
“究竟是我在玩亚马逊,还是亚马逊在玩我?”“没被割过韭菜,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首富手下讨生活。”这样的吐槽,亚马逊对卖家们的“摧残”有多深重,可见一斑。
为逼迫卖家低价销售,平台花样频出
我们仍不能确定,亚马逊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压缩库存。但在搞低价这种事,亚马逊也不是没干过。
最近,美国政府正式起诉了亚马逊,理由是非法维持垄断地位,并且这次起诉将直接围绕亚马逊对第三方卖家的霸王条款展开,如果能够成功,那对卖家而言是非常有利。
从去年开始,美国政府就开始了对亚马逊的反垄断调查,年底结束后就确定了亚马逊的垄断地位,认定亚马逊具有强大的市场主导力量,并且已经对市场上的第三方卖家形成了垄断权。
5月29日,华盛顿的亚马逊反垄断调查小组,正式以反垄断起诉亚马逊,指控亚马逊为了维持其垄断地位,强制或者半强制第三方卖家在其平台提供全网最低价。
调查小组的诉讼文件中披露,直到2019年,亚马逊的的第三方卖家协议中都保留着一条“价格对等条例”,这一条例的大致内容为:禁止卖家以低于平台的价格在其他平台上售卖商品。
这一条例被诟病许久,之后也被媒体曝光且抨击。2020年,亚马逊迫于舆论压力废除了这一条例,但新出台的“公平定价政策”,却是换汤不换药。
在“公平定价政策”的标准中,亚马逊可以在认为商家定价不合理的时候,对商家予以一定处罚。但实际上是,亚马逊会强制卖家以全网最低价在亚马逊出售。
相信很多卖家还记得2020年初疫情的时候,因为生产端停产、物流停运等原因,很多日用品的价格都上涨了。当时线上需求旺盛,卖家们都以为可以赚个盆满钵满了,谁知这事亚马逊凭借着“公平定价政策”,将一大批价格疯长的商品“封杀”了。
这次亚马逊限制库存,引发了价格战,和霸王条款相比,卖家们的低价更多出于主动,但是在一些玩家看来,亚马逊很有可能是在为低价“推波助澜”,而平台引导的价格战,历史上也不少,比如曾经的eBay。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价格战都发生了,如果平台任由其发展,将导致大量卖家流失,长此以往对平台是不利的。
总之,无论平台用什么手段压低价,都是杀鸡取卵的行为。卖家利益受损,最终也会波及平台自身,该如何引导定价,平台需要仔细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