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的神奇是否还能延续,取决于58同城接下来的移动战略,是复制PC,还是寻求符合用户习惯的产品。以及找到使用频次更高的领域,来解决入口之困。
【砍柴网推荐】58同城的神奇,不止是广告宣传上的那样,就连他们的股价也很神奇。从上市时的发行价21美元一路飙升,短短3个多月时间,其股价更是涨到了58美元。至于股价上涨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其去年第四季度扭亏为盈。然而这样的扭亏为盈,却是建立在削减市场投入、提升广告销售的基础之上的。
58同城,一个被称之为神奇的网站。现在正面临着尴尬、矛盾的局面。不知道是上市原因导致虚假的繁荣,还是竞争中现实太过于骨感,总之现在的58同城,就连姚劲波本人都很是懊恼,懊恼之余还有些困惑。
把时间拨回两天前,58同城在上海发布了2014年整体发展战略,宣布将围绕 同、城、移、动 四大核心战略,探索更具本地化特色的平台化发展模式。其中特别强调将要加速移动端布局,这也是58同城在上市时,给投资人重点描绘的内容之一。于此同时,58同城的App被苹果再次下线,业内人士都将此现象归类为刷榜。
在峰哥看来,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更像是一种打脸的行为,也可以说这是一场闹剧。一面在向外传达美好的未来,另一面内部铤而走险让未来逐渐破灭。或许话说的有点过,但是其境遇正是如此,估计这会58同城的竞争对手,赶集网CEO杨浩涌应该是乐坏了。
与赶集之争,从未停止
虽然58同城对外宣称,一直没把赶集当成是竞争对手(看不上眼)。但是从上市前的广告大战,到上市后的客户争夺大战、资本战,甚至是另一个纬度的移动端争夺战,58同城与赶集网的斗争从未停止过。即使在58同城赶超赶集一大截的情况下,58同城还是盯着赶集的一举一动,你推出房产节,我就跟随推出房产季,你推招聘节,我就推招聘季,总之在气场和规模上就是要比你大。
峰哥猜测,这里面应该有某种个人因素在里面,否则真没必要这样。抛开个人因素,两者之争的背后,还有来自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压力。此前两者的侧重点非常分明,58同城主攻房产中介市场,赶集网主攻招聘市场。但是58同城上市后的这半年里,其逐渐将触角伸向赶集网,逼迫赶集网反攻58同城,两者的竞争也因此愈演愈烈。(如果我是姚劲波,我也会选择切入赶集的市场,因为那是风险最低且可以获得增长的方法)
另一方面是产品、模式创新的乏力,是同质化的无奈。仔细观察这两家公司,你会发现他们这半年内,基本没什么大的变化,有的只是一些运营层面上的改变。不仅如此,就连他们在移动端的做法几乎也是一致,都是将PC产品复制到移动端。
至于很多人说(可能是赶集的公关手段,目前赶集可能资金链出现了问题,需求融资),最近赶集网在PC端已经反超58同城。峰哥只想说这已经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在PC端的市场份额都在萎缩,整个分类信息市场的PC端市场都在萎缩。
在这种时候,争夺谁是老大的意义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就像是功能手机市场一样,诺基亚现在是市场第一又有什么意义,现在还有谁在用功能手机。而在峰哥看来,如今最重要的是如何破局,而不是争夺谁是老大。(当前大家都寄希望与移动端,但是仅仅是产品迁移恐怕并不足以达到破局目的)
神奇的股价,天花板的映射
58同城的神奇,不止是广告宣传上的那样,就连他们的股价也很神奇。从上市时的发行价21美元一路飙升,短短3个多月时间,其股价更是涨到了58美元。至于股价上涨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其去年第四季度扭亏为盈。然而这样的扭亏为盈,却是建立在削减市场投入、提升广告销售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这样的股价并没有坚持太久,随即就出现了回落。如今,58同城的股价更是跌到了36美元(截止发稿时每股36.2美元)。而对于这种过山车似的股价波动,投资银行JG Capital的研究报告似乎更能说明问题。
报告称 在未来几个季度,58同城营收将继续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进一步的商家渗透和商业化能力的提升。但与此同时,我们对58同城的利润率压力和竞争压力表示担忧。为此,我们给予58同城股票减持初始评级,将目标股价定为32美元。
在峰哥看来,股价接连下跌的背后,是投资者们过高的期望破灭。当前投资者们,或许已经看到58同城的天花板,加上其移动端的乏力(没有做出符合移动端的产品),所以抛售股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换句话说,58同城当前的业务,并没有过多的 刺激点 ,也没有可想象空间,所以投资者们选择看空。
对此,58同城也做出了相应的努力。数月前他们曾召开过一次媒体沟通会,会上58同城陈小华(刚升任58同城CSO)称,未来58同城将会渗透代驾、家政领域。同时会提升信息发布门槛以及违规成本,建立一个信用体系。并希望借此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构建竞争壁垒。
可惜的是,这些举措并不能解决58同城在移动端的乏力的问题,顶多只能让他甩开赶集、百姓等分类信息网站。要知道连他一直在模仿的阿里,当前也没有解决移动端入口的问题,更何况58同城。
结语
58同城的神奇是否还能延续,取决于58同城接下来的移动战略,是复制PC,还是寻求符合用户习惯的产品。以及找到使用频次更高的领域,来解决入口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