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折戟团购的5点启示

观察
2015
12/24
06:29
互联网周刊
分享
评论

\

亚马逊折戟团购的5点启示亚马逊是个难解的谜,团购也是。在查阅很多资料后,脑海中冒出这么一句话。纷乱的思绪终于瞥见拨云见日的光亮。

11月初的时候,亚马逊将关闭团购业务的消息席卷网络。12月18日,亚马逊将结束经营了四年多的团购业务。Amazon Local官网公开信息显示,12月18日之后Amazon Local将停止向本地商家提供日常团购交易服务。

原因呢?主流观点:不赚钱。似乎很合理的理由。

不赚钱?亚马逊是那种在乎短期利润的企业吗?

有时候时间确实是相对的。或许对于亚马逊来说,四年多的摸索已不算短暂。

不可回避中西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隐约中有种隔岸观火的迷惘。

说起团购,大家并不陌生,信口拈来:美团、百度糯米,等等。说起西方团购,似乎并不陌生,比如团购行业鼻祖Groupon(美国),Amazon Local等。经过几年的发展,团购行业尚未分出伯仲叔季。国内团购行业经历过千团大战之后仍未形成稳定格局,今年10月,美团和大众点评走到了一起,意料之外,理性之中。国外,行业鼻祖Groupon近期宣布大规模裁员并将关闭摩洛哥、巴拿马、中国台湾等市场,亚马逊则索性关闭了本地团购业务。国内团购市场两大巨头抱团取暖主要是由于烧钱无果,竞争无解,在资本推动下,合并但独立运营,暂时两全其美。国内团购网站原本借鉴了Groupon等行业先行者,如今不论国内国外,团购行业似乎都不容乐观。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随着亚马逊团购业务即将成为历史,团购行业兴替几何?

关于成本和盈利:亏损是不是就要放弃?

任何一个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考虑成本和盈利能力,团购行业也是如此。团购作为O2O的典型代表,线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推广和提供服务。这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劳动力成本。显而易见,廉价劳动力是团购企业拓展市场的重要保障。众所周知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资本密集型产业较为丰富,劳动密集型产业则相对较少。虽然团购兴起于美国,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可以看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并非是适宜团购大规模发展的沃土,而中国团购行业则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相较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对来说,市场门槛较低,这也就不难理解当年千团大战的爆发。通俗点,看看新美大、百度糯米等团购企业需要雇佣多少员工。当然团购行业的成本不止于此,还有资金成本、设备成本等等,在此不一一分析。

亚马逊关闭团购业务最直观的原因是赚不到钱,而亚马逊又是一家不迷恋短期利益的公司,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断亚马逊之所以放弃团购不仅是因为当下不赚钱,而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一领域长久以往都难以赚钱。在经济发展和人口红利的效应下,动辄成千上万的产品交易量在国内看起来稀松平常,有些产品甚至会在短期内卖光,美国等西方国家则不然。据笔者查看,行业鼻祖Groupon在美国核心城市的产品交易量大多在几百几千,上万的很少,Amazon Local则更惨淡一些,交易量上百的商家也不多。一方面受制于劳动力成本的高企,一方面备受Groupon等专业团购网站的挤压,这或许是亚马逊放弃团购的重要原因。

启示:很多时候,放弃不是因为现在怎么样,而是因为看不到希望,适时放弃是难得的智慧。

关于模式和前景瞭望:团购有没有未来?

团购模式曾经备受追捧,并衍生出了外卖、在线预订等,触角也伸向了酒店等行业。越来越多的国人吃喝玩乐习惯团购。与此同时随着团购的不断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尽管千团大战之后幸存者无几,竞争却从来没有停止,并且愈演愈烈。BAT的入局更加剧了行业角逐,百度不惜血本大笔投资糯米,阿里则一方面投资了美团,一方面大力发展口碑网,建设自有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腾讯则有大众点评这颗棋子。随着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行业格局骤然生变,最近传闻腾讯增资新美大、阿里欲退出美团投资饿了么,更增添了团购行业的紧张气氛,大有军阀割据的阵势。

如今,团购已经包罗万象,涵盖了更多的本地生活服务。在这样的演变下,团购平台也走向多元化。美团从进军酒店预订起就已经逐渐淡化团购属性,王兴曾表示要把美团打造成吃喝玩乐的大平台。时间流转,国内BAT不断加码团购行业,国外亚马逊则已经完成对团购业务的试水,并选择放弃本地生活团购。

团购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是在成长中不断变化,犹如羽翼渐满的鸟儿,向着更广阔的天空飞翔。因此,不要妄断团购有没有未来,成长即未来,纵然有一天我们可能忘记曾经有团购这样一种模式存在过。

启示:过去、现在和未来,一脉相承,而非孤立。时间的车轮不停地转动,未来生长于过去和现在之上,不断成长。

关于竞争困境和资本理性:烧钱能不能停?

综观国内外团购行业,竞争都相当激烈,不知是企业太贪婪还是消费者太贪婪,补贴烧钱成为常态。强者与强者的竞争也似乎陷入了无休止的困境,都想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必须时刻抵御对手攻城略地,可谓不进则退,丝毫不敢松懈。

不由地联想到囚徒困境,团购竞争正陷入类似的困境:各方都明知统一停止烧钱是最健康的方式,却担心自己停止烧钱,其他企业不停,从而损害自身利益。因此各方都选择持续烧钱,导致资金投入均居高不下,进而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最坏的局面。

幸而在相对理性的资本力量的推动下,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了,算是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这两大团购巨头的恶性竞争。然而,百度糯米和口碑网的存在又鲜明地提醒着,烧钱竞争还远远不到终结的时刻。团购行业已然成为BAT三巨头的较量,并且将是一场惨烈的持久战。

近期很火的一部职场剧中有一句台词,大意是真正的强者是能够左右他人命运者,当时觉得很自我并略带狂妄的一句话,现在看来似乎有那么一丝道理。BAT不正是如此吗?据外媒报道,中国今年合并呈爆发态势,成为全球合并浪潮的主力,其中40%的国内互联网产业并购是BAT主导的,比如滴滴快的合并、携程收购去哪儿等。

启示:烧钱成为常态无疑是一种病态,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团购市场尚不成熟,形成健康稳定的行业格局还需要更多时间。

关于行业合并浪潮:屈从现实还是走向成熟?

正如上文所言,并购成为今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主旋律,宏观来看,中国互联网经济正逐渐成熟。在众多合并案例中,团购行业巨头的合并多少显得有些意料之外。在资本的斡旋下,强势的美团和大众点评最终合并。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上市是很多创业公司的目标,而合并有时候则是一种无奈,资本最需要说服的往往是陪伴企业成长的创始团队等管理层,对于他们来说,接受合并有时意味着放弃曾经追逐的理想。

新美大的诞生是恶性竞争的部分结束,也是团购行业格局重塑的开始,这是中国团购市场的现实。以Groupon和亚马逊团购等为代表的西方团购行业则由于中西方不同的背景,与国内团购行业有着完全不同的轨迹。

启示:独立是一种态度,合并则是一种选择,是否屈从现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个行业正走向成熟和理性。

关于市场风向: 美国团购行业的退潮是否预示着整个团购行业江河日下?

有一种思维定势,人们往往觉得美国的互联网行业发展更为领先,硅谷是全世界科技先驱精神的聚集地。当大洋彼岸互联网经济发展有新兴模式或者风吹草动时,国内市场就闻风而动、紧紧追随。如今,亚马逊将关闭团购业务,Groupon也缩减市场,美国团购行业显示出退潮的趋势,这是否预示着整个团购行业将面临江河日下的形势?

诚然,国内早期的团购确实借鉴了美国团购行业,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团购网站已经走出自己的特色,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风情,融入到广大民众的生活当中。所以,大可不必因为美国团购行业的衰落对国内团购行业失去信心。

启示:一枝独放不是春,同理,一朵花的枯萎也凋零不了整个春天。

回到亚马逊,远远不止这些……

亚马逊折戟团购,并不会引发整个团购行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回归到亚马逊本身,团购只不过是其众多业务中的一项,试水团购失败,只是亚马逊发展路上的一个插曲,并不会影响亚马逊大展宏图。亚马逊从最初的网上书店到多元化电商,到钻研大数据在云计算领域与谷歌等企业抗衡,到如今开设实体书店……这是一个对世界充满探索和希望的企业,它的未来有无限可能。请相信,每一次的告别,都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亚马逊 团购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诺基亚被收购是业界的一件大事,但是为什么这样一个老牌,有创新精神,也有进取精神的企业怎么会被收购?原因何在? 理念的死胡同 其实诺基亚是全世界最早提智能手机概念的企业,它最早提出了mobile computer的概念,宣称自己不再是一个手机制造厂,而是一个互
观察
两年间,迅雷的第四轮融资,并未见到IDG的踪影。而迅雷重启IPO的声音一直在回荡。直到2014年,迅雷再次冲击IPO,并拉来强援雷军,IDG与晨兴创投两个最早投资迅雷的PE进行了跟投。
观察
3月7日,葛甲老师发表了一篇评论《揭穿电子商务创造就业的谎言》,文中的核心观点是: 电子商务创造的就业绝不会比消灭的就业更多,线上创造的就业越多,线下失业的人就越成倍增多,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这个观点暗含着一个前提,那就是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
观察
一位投行资深人士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京东正处于上市期,原招股书已经上报披露,不可能轻易修改个人持股比重这样敏感的信息,刘强东此番增持可能是出于股权激励或者与股东达成了回购协议。
观察
如果将这两条套用在支付宝身上的话,大家就会发现,没有一条成立。绑卡量……呃,不知道用户钱包有多少钱的时候才会刺激体现,面对那么多用户,发多了发不起,少了会被骂,难度很高;至于用户之间玩,真的是很难,就像上厕所会抽烟但不会嚼口香糖一样,好友之间顺便聊天,起个哄发个红包还行,如果因为有钱的关系,形成聊天场景,真的是……
观察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