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笔记造假”套路曝光遭质疑 公司称已在治理

电商
2019
04/04
13:18
刘斯会
分享
评论

有前微商从业者周女士表示,以最近曝光率非常高,频频登上热搜的 笔记造假 为例,用户一旦与笔记作者私信询问,对方要求加微信聊的大概率是微商。

消费者永远都不知道小红书的笔记到底是出自真实体验,还是受广告商委托,随便搜一件产品,前排显示的高赞笔记都是千篇一律的夸好 。

事实上,近期市场关注的小红书 种草笔记 套路曝光的新闻早就不新鲜,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代写刷量产业一直存在,就像大的平台刷单、微博水军一样,哪里有利益,哪里就能驱动他们。小红书被曝光应该说只是整个行业里冰山一角,但是因为他是新平台、独角兽所以很受关注。

造假早就不新鲜

其实小红书的某些领域或板块已经慢慢变成大家心中默认、默许的广告商聚集地之一了。它的 实用性 越来越朝着 观赏性 的角度转变。 周女士表示,因此会有很多真正出自真实产品体验的笔记被埋没在其中而叫冤吧,可也究竟是无可奈何。

事实上,此次多家媒体报道称,代发小红书的业务非常普遍,1万至2万粉丝的 达人 们,直接发产品推荐的费用要300元至600元一篇,看图写文的费用在700元至1000元,粉丝数少的,则要便宜一些。而普通人发一篇产品推荐,只要50元。中介普遍建议采取粉丝少的 素人 加粉丝上万的 达人 一起进行投放,效果更好。

不过,对于的消息,小红书方面在回复《证券日报》记者时表示,已经关注到个别媒体就有关社区刷量行为的报道,公司极为重视。文中所报道的黑产刷量行为,正是小红书一直以来严厉打击的对象,一贯对社区刷量、刷粉行为 零容忍 。 我们会坚持用技术+机制持续严格防范,同时,我们也会致力和同业一起推动主管部门建立反网络作弊机构,专门打击网络黑产这颗行业毒瘤。

尽管如此,记者在淘宝搜索 仍然出现了不少推广商家,在经营上,商家表示,分为 维护和品牌投放。

对于上述问题后续如何解决,前述小红书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这是长期治理、技术、人工筛查的事情,长期才能看到效果。

社交电商商业化难题

天眼查信息显示,小红书创办于2013年,通过深耕UGC(用户创造内容)购物分享社区,发展成为消费类口碑库和社区电商平台。毛文超、瞿芳以及曾秀莲为公司联合创始人,目前毛文超担任公司CEO。

从融资历程来看,公开可查的信息显示,不包括天使轮,小红书共计有5轮融资,最近的一轮是2018年6月1日的超3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30亿美元。此次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金沙江创投、腾讯产业共赢基金、GGV纪源资本、元生资本、天图资本、真格基金和K11购物艺术中心跟投。

此次集中爆发的小红书 种草笔记 灰色产业链的事情在以UGC为主的行业中似乎并不陌生。

尽管小红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 社交电商 ,但是,真正意义上小红书的用户为 内容 而来,在小红书点赞、评论等场景中逛聊,从而形成社交黏性。

从发展历程来看,小红书早期将精力集中在UGC内容上,如今站在了社交和电商的十字路口,重心已经到了向钱靠拢的阶段。

从强调 温度 的内容分享到进行商业化转化,商家为了谋求商业价值最大化,采用代写代发的手段也就不奇怪了。

在行业里只要是大的平台一直都在面临这个问题。平台方的重点是对此要明确态度,打击防范,另一方面要明确的是:在任何一个平台刷量刷单,都是一个违法行为,已经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条例。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与《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表示,在讲行业的时候,其实有一些积极的例子,比如淘宝一直在打击刷单,2015年曾经配合公安破获淘宝刷单的案件,但一直到现在,刷单刷量就像行业毒瘤一样,仍然活跃在各大平台,目前在我国是一个长期打击的对象。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本人是一个小店的创业者,兴趣使然、小本经营,不服务于任何机构,不倾向于任何集团,写文章就是为了分享,无微博、无微信。经常听到牛逼的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谈“团购网”打通了线上线下,实现了闭环,利用大数据,建立大平台。
电商
2月10日消息,为方便百姓购物,最大限度地避免人群集中、确保群众安全,、联合推出 ,目前已在北京多个社区开始试点。据《》了解,物美多点社区抗疫服务站与区政府、街道办事处联合
电商
1月7日消息,据信良记官微消息,信良记合伙人年会暨2020年市场启动大会近期在北京举办。会上,信良记宣布正式启动2020年合伙人招募计划。据介绍,此次会议以 信伙相传 为主题,信良记
电商
7月9日消息,医药B2B平台药师帮与拜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将共同打造从企业到终端销售的一站式运营平台,挖掘 下沉市场 。对于此次合作,拜耳健康消费品中国区总经理何勇在
电商
10月6日消息,《电商之家》获悉,大研究院统计国庆假期前四日全国消费发布的数据显示,旅游生活、运动户外、家装家电、食品饮料、珠宝首饰等拉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品类和地区消费已经恢复
电商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