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消息,滴滴近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出第十二期滴滴公众评议会,邀请社会各界共同讨论是否支持公示车内性骚扰者。
本期滴滴公众评议会的讨论周期将持续7天,5月16日结束。用户可通过滴滴出行客户端、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参与话题投票和讨论,投票与讨论观点将为平台提供参考。
截至发稿之时,有超过65000人参与了投票,有88%支持公示,另有12%不支持公示。其中,有超过28000人认为公示有震慑作用,将降低发生率。并且不管是支持公示的观点,还是不支持公示的观点都提到隐私这一关键点。
从目前的结果上看,大多数人还是赞同滴滴公示性骚扰者的做法。但在此基础上,滴滴如何保证性骚扰者判定的公平公正公开,如何在公示的同时确保隐私得到保障仍是一个惹人关注的话题。
一方面,滴滴公示的信息越充分,透明度越高,也越值得人们信任。但公开的信息太多会引发个人隐私风险,侵犯他人隐私权,毕竟哪怕是犯罪嫌疑人也同样具有名誉权、隐私权。
成都市在去年就出台了《成都市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对互联网企业、大数据公司、移动应用程序开发企业实施重点监控,督促其依法开展个人信息采集和应用。
并且,滴滴出行此前就因隐私问题陷入舆论争议当中,尽管其目前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已经做出了不少的改善,但始终是有 前科 留存的。目前,滴滴顺风车为了去社交化已经下线了个性化头像、性别等个人隐私信息。一旦滴滴此次公示把握不好 度 就有可能让该公司再度陷入舆论风暴当中。
另一方面,公示的信息过多会涉嫌侵犯他人隐私,但公示的信息不足又会让普通人无法做出自己的判断,让公示这一做法流于形式。为此,在公示的基础上加上信用惩罚或许是一个更好地选择。滴滴可以通过减少性骚扰者信用值,来减少接单率或打车成功率以此惩罚违规者。
此外,如何判定性骚扰,性骚扰的程度几何才需要被公示,公示的时间长短都是滴滴需要慎重考虑的事项。毕竟性骚扰的概念较为模糊,范围也比较广泛,并不只是猥亵、强奸等警察可以直接接入处理的性暴力犯罪。
性骚扰行为有很多都仅仅是口头上的骚扰、说黄段子、借机揩油、车内播放淫秽视频或是更为隐蔽的形式。而且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成长环境的人对于性骚扰的认知也不一样。
滴滴在本期的公众评议会中也有举例称,有男乘客在行驶过程中多次索要女司机微信,甚至邀约女司机 一起出去玩 。因此滴滴在接到女司机投诉后对该男乘客暂停服务30天。
总的来说,滴滴拟公示性骚扰者这一行为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要想顺利实行这一措施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滴滴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