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消息,滴滴近日在APP端上线金融服务频道,频道里包括健康险、车险等数种金融产品。
据《电商之家》了解,滴滴在金融服务频道里推出的金融产品包括重大疾病互助产品 点滴相互 、大病筹款产品 点滴求助 ,以及车险、健康险、理财、等多个板块。
滴滴方面表示,滴滴金融服务旗下有针对司机、乘客的滴水贷信贷产品,以及针对合作伙伴的汽车金融解决方案。并且该公司还将结合滴滴平台上的司机资源,为保险公司提供保险查勘理赔服务。显然,滴滴正试图通过网约车切入汽车金融领域,完善商业闭环。
并且,除了在汽车金融领域发力以外,滴滴不久前还切入了汽车后市场,试图分一杯羹。12月7日,滴滴还发布内部信宣布再次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和升级。在调整中,滴滴将原小桔车服公司与汽车资产管理中心合并,成立车主服务公司,任命陈汀为集团高级副总裁兼车主服务公司总经理,向程维汇报。
这都是滴滴为了提高盈利能力,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所采取的措施。滴滴创始人兼CEO在9月7日表示,公司自2012年成立至今一直未能实现盈利,6年以来的累计亏损额达390亿元,并且近2018年上半年,滴滴整体净亏损就超过40亿元。
但是滴滴在汽车金融和汽车后市场的布局恐怕难以像Uber Eats一样,成为公司的新发动机,帮助公司扭亏为盈。根据《华尔街日报》披露的消息显示,Uber2018年上半年共计盈利16亿元左右,同比扭亏为盈。其盈利的主要功臣就是Uber Eats,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业务正以每年200%的速度增长,未来一年收入将突破60亿美元。
而目前汽车金融和汽车后市场在国内已经是群雄并起,战火纷飞了,滴滴恐怕难以在互联网巨头和传统的车企的环绕下占到好处。在汽车金融领域,除了新兴的第三方平台租赁公司,如大搜车、毛豆新车网、和已经上市的灿谷、易鑫以外,传统车企也都纷纷加入了这一战场。
11月30日,通用汽车金融公司与上汽集团宣布成立上汽通用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将提供融资租赁服务;12月19日,特斯拉汽车香港有限公司设立了一家新的全资子公司,特斯拉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融资租赁业务等。
而在汽车后市场,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更是早早入场了。2018年9月,途虎养车宣布完成4.5亿美元融资,由腾讯、红杉资本领投;10月,天猫汽车、康众汽配、汽车超人共同宣布成立新公司,新康众,同时推出天猫车站门店认证体系,以加盟模式抢占市场。
未来,滴滴金服和滴滴车主服务公司或许将落得跟滴滴外卖一样的下场,沉寂于巨头的阴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