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国务院扶贫办表示,我国将重点推进电商扶贫,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
搭建社会扶贫网络平台 电商进村精准扶贫
据《电商报》了解,按照国务院提出的网络扶贫行动计划,中国社会扶贫网将依托国家建档立卡大数据资源,运用互联网新技术和新模式,构建包括爱心捐赠、扶贫商城、扶贫众筹、扶贫展示和扶贫新榜样五大功能的网络服务平台。作为国务院扶贫办主管的唯一社会扶贫网络平台,服务平台将搭建连接贫困人口和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精准救助桥梁。
中国社会扶贫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翔表示:“第一,为建档立卡户实现医疗救助;第二,教育方面的扶助;第三,实现创业带头人的资助。中国社会扶贫网每年计划选出2-3个救治技术比较成熟、脱贫效果比较好的病种,通过众筹方式给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实现集中医疗救助。”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表示,“2016年11月,我们与15个国家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完成了对电商扶贫工作的顶层设计。网络化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有效激发了全国26500家民营企业对210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工作的对接,参与到贫困村的扶贫上来。”
电商扶贫需创品牌监管 农村电商短板犹存
电商进村精准扶贫,无疑有助于贫困地区实现扶贫弯道超车。如何通过电商扶贫打造品牌,建立产品溯源体系的同时,加强农村电商产品质量监管,实现可持续发展将会是其必须克服的困难。
相关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8945.4亿元,约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17.4%。农村网店超过800万家,占全网25.8%,带动就业超过2000万人。此外,在覆盖面上,各大电商平台建设的农村站点覆盖的行政村约计40万个,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政府部门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农村电商逐步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电子商务在便利农民生产生活、助力扶贫攻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然而,电商进村依然面临着许多难以攻克的困难,如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电商人才培养、产业链信息不对称、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等等,在贫困农村,这些“短板”尤为显现,电商精准扶贫更显其实施难度。
有专家表示,电商进村扶贫涉及商务、财政、税务、农业、交通、工商、食药等政府多个部门,需要中央、地方多个部门以及社会各行业的多方协作才能有效全面的展开。有关部门不能一味采取的“撒钱”模式,而是加大战略性的投入。
想要通过电商进村落实扶贫、进一步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不能只满足于把消费品和农资卖给农民,或只帮农民卖农产品的单一模式,而是应该结合当地特色,创建品牌加强监管,才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