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楼下有专车司机在维权。 在噼里啪啦的打字声中,有同事嚷嚷了一句,恰似一剂振奋精神的良药。果然,对面一幢商务楼前,一辆银色商务车的车窗上用黄色油漆写着 还我公道,我们维权 这些显眼的大字,车旁有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在围观。 据说是因为专车司机讨薪的事。 大家都在猜测着。
最近,专车司机抗议事件屡屡现于报端。上个月,北京有上百名专车司机因为租车公司要收取1~2万的押金而组队抗议,对于这笔并未出现在劳务合同中的费用,专车司机无法接受。
用一个词来形容专车公司最近的状态,或许 压力山大 最为合适,其要承受的压力不仅来自于一线司机,还有来自于政府部门。就在五一劳动节的前一天晚上,广州市工商、交通、公安部门联合行动,对Uber广州分公司进行检查,其缘由是Uber广州分公司没有营业执照,涉嫌无照经营,这一事件给小长假的IT圈带来了 谈资 。
这几天,网上流传这样一篇文章 《论Uber在北美如何对抗政府禁令》,说明Uber被查被禁并不是广州一地之事,在全世界都有案例。因此,紧跟着又有了另外一篇文章,说从未有一家公司像Uber那样: 全球揽客,全球树敌,全球封杀,全球疯长。
专车这项服务自诞生之日起便命运多舛。从一开始专车司机每天拉上几小时的活,就能月入两三万元,让出租车司机眼红到不行,到 专车有黑车之嫌 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专车公司还是大行其道,有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
我想,专车不会因为一次政府查处、几个专车司机维权而把这个有互联网+思维的新行业扼杀了。以Uber为例,看国外的情形,Uber和监管机构的关系似乎正趋向彼此协商解决。再看广州,虽然广州办公室被查了,司机的网站被关了,但造成的影响仅仅是登录Uber平台的司机明显比以往减少,高峰期上线专车也较少,但也有司机、乘客表示系统运作正常,Uber的中枢大脑虽然被禁了,但神经末梢并没有偃旗息鼓。
更重要的问题是,查禁和打压,是不是真的会产生预期效果?交管部门一直严禁用私家车做专车,但从实际情况看,做专车司机的方式有很多种,租赁公司的车当然可以,但专车公司也并不拒绝带车加盟的司机,一辆私家车倒下去,千百万辆私家车起来了。那些职业黑车司机、寂寞单身小青年以及一部分真的既有钱又闲得蛋疼的土豪,开个小车,兜兜风、赚赚钱,蛮舒服的,人家就愿意做。面对 来势汹汹 的互联网,正如历史上的历次革命一样,堵是肯定行不通的,或许将 专车 服务纳入管理正轨更有前景。
实际上,专车市场仍是一个空间巨大、供给不足的市场。专车体验虽然明显好于出租车,但两者的体量并不在一个层面上。专车是一种小而精的运作方式,因此并不能由此就认定玩转几千辆车的模式推广到几万辆甚至几十万辆也绝对没问题。现在BAT都涉足租车市场,资本的大量涌入、资源的重新整合、战略意义上的合并,让这些专车公司 不差钱 ,但如果人员问题、管理问题、合规问题等频频出现,专车开向哪里,或许是一条未知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