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风口成为IP,融资新闻「一起宣」的正确姿势

创业
2017
05/13
10:07
分享
评论

风口正在IP化。当同一个领域有三家以上公司集中宣布融资消息的时候,你就知道一个风口即将形成了,尽管它有可能是人造的。

比如共享充电宝,它是不是人造风口不知道,但现在谁说自己是做共享充电宝的,外人恐怕最先想到的四个字就是:有钱任性。

陈欧刚刚高调宣布带着三十多亿投资街电,另外两家竞争对手不到两个小时以内,就齐刷刷地宣布了自己的融资新闻。据说三天之内一共有6家共享充电宝领域的公司融资消息。一起宣俨然成了一个可以蹭的IP。

对于一个热门IP来说,构成这一IP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其实并不多,但是客观讲,打热门IP的擦边球确实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而且IP也会因为蹭的人越来越多而越来越热。

就之前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甚至是直播平台的风口来看,最后真正能够走出来的公司其实很少。那么为什么突然会在同一领域出现这么多的公司呢?两点原因:一是现在是资本化的互联网时代,你有钱我也有钱。其次,作为投资人来说,他们也有追热点的需求。在风口当中,就表明自己还在牌桌上。所以即使投资款没到账,甚至哪怕只是签了TS,也要蹭风口的IP。创业者和投资人都需要。

何时宣布融资,显然是一门学问,就像那些蹭IP热点的行为一样,创业公司也存在着蹭风口热点的现象。这种现象集中体现在众多公司扎堆一起宣布融资消息上,在风口之下获得更多的关注,即使融到的钱根本没到账。不过没关系。

最近几年,风口不断出现,相应地,蹭热点一起宣也是层出不穷。今天《接招》就为大家盘点了一下那些「一起宣的正确姿势」。

一、 前后一起宣,但是金额一定要比对手多

在风口的推动下,往往该领域内的巨头公司的领先优势也会越来越大。前浪顺利上岸登陆,后浪往往就死在了沙滩上。

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巨头公司融资到C轮的时候,这时候巨头抢占到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且这时候对于新进入的小公司来说,机会就变得越来越小了。

而且这时候资本就会从分散的转变为站队,不断加注,期待在决战中取胜,成为那个收割战场的一份子。

现在的共享单车就是这种情况,在摩拜和ofo在这场风口中领跑后,各大资本纷纷入局。在资本的推动下,两家公司不断融资、填充弹药。甚至在融资时间上都会很接近,一前一后一起宣,但是融资金额一定要比对手多。

2016年9月30日,ofo宣布完成了C轮1亿美金融资,紧接着在10月10日,摩拜也宣布完成了C轮1.3亿美金。两家公司前后一起宣,但是后来者一定要比前者金额大。这还不算完,10月13日,ofo又宣布C轮再融5500万美金。

没完,进入2017年后,摩拜接连又宣布了D轮以及后续的战略投资,总金额4亿美金以上,风光无限。所以过了没多久,ofo也来了,2017年3月1日,ofo宣布完成了D轮4.5亿美金融资,4月22日又宣布完成了亿元美金以上,来自蚂蚁金服的战略投资。

两家公司同样快速发展,但是又不能让对方独占风头。这样的情况很难说是谁蹭了谁的热点,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互相帮助对手融资的过程。所以才会发生这样的融资比拼,不过现在看来在这个领域谁都没有吃掉谁的实力,未来战争还会持续下去,但是谁最后会赢却还是看不清的状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家公司都会趋向于做一样的事,比如,昨天就有消息传出两家公司互黑对方高管有贪污行为。都在同一天,而且还是一前一后,速度非常快。一起宣已经漫延到了互黑领域。

二、 紧跟巨头,立马就要宣

这一现象其实非常普遍。有些小公司借助大公司准备宣布融资的消息,往往会立马跟进,甚至抢先一步抢首发,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即使这些公司的融资根本就没有到账。

举个很著名的例子,小猪短租两位创始人就曾经蹭过老东家蚂蚁短租的热点,抢在老东家面前两小时强行一起宣布了融资消息。2013年1月6日,赶集网正式宣布将蚂蚁短租业务独立拆分出来,并宣称蚂蚁短租获得由优点投资、蓝驰创投以及红杉资本共同投资的近千万美元。据说,这一融资消息原本是1月7日宣布,但是为了抢热点才选择了提前一天公布。

但最终还是被小猪捷足先登,抢先两小时宣布了融资消息,金额还一模一样,但是投资方并没有透露。借着共享经济以及老东家赶集网这个巨头的热点,成功地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但说小猪蹭蚂蚁的热点其实并不准确,因为蚂蚁短租的创始团队,就是小猪的创始团队,只不过,蚂蚁由赶集背书,显然IP更大。

只不过,现在小猪短租已经发展得风生水起,在2016年11月完成了D轮6500万美元融资,而蚂蚁短租则在2016年中旬就被途家网以数千万美元的金额并购。

三、 紧跟巨头,淡化融资金额 

就共享单车这一领域来说,中国的城市较多,而且发展不均衡。所以前期公司在推广的过程中会重点考虑更适应移动支付的一线大城市。再加上共享单车B2C的模式过重,导致了共享单车公司并不能快速在全国各个城市中迅速铺开。

在低门槛下,也给了其他共享单车公司以机会,在小城市抢占山头,拿下一片市场。比如一家叫Unibike的共享单车,这家公司出品的共享单车和ofo相比,除了颜色不一样外,在构造以及使用方式上都一模一样。

Unibike在宣布融资时也蹭了ofo的热点,虽然发展差别很大,但是巨头在获投资时也还是能引起大家的讨论,因此在同一时间宣布融资也是一大策略。

融资金额不在一个量级怎么办呢?那就淡化融资金额吧。

2017年4月22日,ofo宣布完成了来自蚂蚁金服的亿元以上美金战略投资。随后在4月24日,Unibike也宣布完成了A轮1亿元融资,不过单位变成了人民币。

在和ofo一起宣蹭了些热度后,Unibike又静悄悄地带着他们的绿色版小黄车进入了ofo的大本营北京。与ofo抢占市场份额。

另外,还要说的一点是, Unibike的天使投资方是摩拜。

四、 趁着话题有热度,赶紧一起宣

趁着话题有热度,赶紧一起宣。典型的例子就是这周3天内有6家共享充电宝公司拿到融资。都是在共享充电宝这一热门话题热度还没有减去时拿到的钱。

自从2017年三月王刚和朱啸虎进入共享充电宝领域以来,吸引了众多的投资人跟进这一领域。共享充电宝也成为了一个风口,但这仅仅局限在创投领域。但是聚美优品陈欧入局后情况发生了改变。陈欧先是高调宣布投资,后来又在微博上与立下吃翔Flag的王思聪来了一次隔空对话。

这也让共享充电宝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话题,在此之前,共享充电宝的百度指数从未超过2000,但时在5月5日陈欧入局当天,该话题的百度指数直线上涨到了12000以上。该话题被迅速炒热。

蹭话题火热宣布融资有两点好处:一是能够被更多人了解,传播性更强。第二个原因就是在热门话题下,创业者能更容易地拿到钱,因为投资人也有蹭热点的需求。

于是我们看到了本周该领域又有6家公司一起宣布了融资消息。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风口 IP 融资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在经纬,我们一直认为一家创业公司最终成与不成,大部分取决于它自己。这里的难点就包括了创始人的格局、团队的协作、市场的运作以及战略的制定等等。
创业
如果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那么换个角度理解,创业之计也在于青春。今天我们来关注关于90后创业的话题。掐指算来,2015年,90后的排头兵也都25岁了。不用说,这个年龄正是人的一生中最敢想敢做、个性张扬、非常有创造活力的年龄。因为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崭露头角,而且是以一种让人感到意外的方式。
创业
去年创业的时候,曾经遇到这样一位投资者,她这么跟我说过:知道猫咪傍大象的故事吗?当时我很好奇,什么叫猫咪傍大象呢?后来我知道了,说创业者就好比猫咪,在一个森林里想要闯荡,却发现外面很多猛兽老虎,对它虎视眈眈,那么猫咪能做什么呢?
创业
随着大额融资事件的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独角兽”企业在2018年初浮出水面。纵观独角兽们的发展,这一标签不仅为它们带来大量的资本加持,更是帮助它们在行业竞争中获得了更多的流量与曝光机会。
创业
资本寒冬下,很多创业公司为了推广品牌、谋求生存、获得融资等不择手段,近期丑闻曝出。
创业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