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众生相:这是一场冒险者的游戏

创业
2016
07/26
11:26
36氪
分享
评论

1、天才少年

创业者孔庆勋今年 6 月在微信公众号里写了一篇文章讲述大学生创业这件事,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很遗憾,从我看到的现实来看,在国内高校所有自称创业者的学生里面,90% 以上的人都是不适合创业的。」

如果不是后来联系到他采访,我没想到他自己也是一个大学生创业者,目前在暨南大学就读市场营销专业,95 后。

还有一个跟他年纪相仿的创业者前一段被炒得火热,神奇百货的创始人王凯歆,高中时开始创业,拿下知名基金的风投,随后又因为员工管理、隐瞒数据、个人作风等问题让大众哗然。

如果说王凯歆是「神奇少女」,那看看孔庆勋的个人简历,他应该可以称得上是「天才少年」:

「8 岁破解中国移动缴费系统,12 岁给美国上市公司提出建议并被采纳,14 岁为北京治堵给出全新解决方案,15 岁为世界 500 强企业做出战略规划,16 岁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移动互联网创业者,17 岁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商业媒体独立撰稿人。」

这份简历一度被知乎上的网友评论为「孔庆勋体」,要求他解释中间的具体细节,并且吐槽说这样的格式谁都可以写一份金光闪闪的简历,当然还有更多的是说他年轻幼稚、爱表现。

孔庆勋也对此做出了回应,他提供的细节是:破解的是中国移动的缴费系统,500 强企业是诺基亚,除此之外他说的更多的是,我确实还年轻,会虚心接受大家的建议,后来他选择将这些字眼从个人介绍中删除,之后也不再愿意将年龄作为标签。

对于这些年轻的创业者们,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舆论与探讨,主要的看法无外乎几种:年轻冲动、自吹自擂、不计后果,或是与年龄不符的圆滑世故等等。有机构曾经单独创立「90 后创业者」基金,由于大部分项目进展不顺,也引来一片嘘声。这些一出生就被贴上「垮掉的一代」标签的年轻人们,他们有最得天独厚的成长环境,却也承受了最无孔不入的舆论压力。

2、三年高考

在中国,尽管乔布斯、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人的辍学创业故事一直以来像童话一般刺激着一些人,考上一个好学校还是几乎所有中国学生的梦想,甚至不惜为此付出很多代价。石俊峰就是其中之一,只是他的高考路径格外坎坷与漫长。

清华大学几乎是国内最适合学生创业的沃土,90 年代起,清华就对创业开始进行引导与鼓励。开设创业课程、不间断的举办各类创业论坛、讲座以及各类创业大赛,学校内部的孵化器以及创业服务机构甚至每年都为这些学生提供无条件的资金支持。

相比较一些「学霸」创业者轻松考上名校或是保送,老家在河南焦作的石俊峰考了 3 年才来到清华。

石俊峰是艺术生,第一年因为掉以轻心落榜了,复读那年,他几乎是没日没夜的学习,甚至为了省钱买画册连续吃了一个星期的馒头。

第二次高考他考得不错,专业课通过了清华、中央美院等一流学校,为了保守起见,他报考了另外一所北京的 985 大学,据他所知,在当年该校报考的学生中,他的文化课和专业课成绩都是第一名。

结果,由于他的档案被恶意操作,在学校已经录取完结束之后才投递出去。石俊峰和父母来到北京,找信访局上访、找教育部门的相关领导、找学校的招生负责人,希望可以改变结果。

「根本没人理我们,他们才不管你考了多少分,都录完了还说什么呢。」他现在回忆起这件事,仍然觉得十分愤慨。当他继续讲述这段经历的时候,语气从愤慨转变成了心酸。

「我妈妈,在我们当地是一个比较有社会地位的知识分子,拉着我爸爸,一个大学教授,跪在了他们面前,求他们收下我。」

这是一段他至今不愿意过多提起的过去,回家之后他把自己关在家里 2 个月没有出门,也不跟任何人说话,「还考什么大学,不如回家种地算了,我一个大男人难道还能饿死自己吗?」

面对现实的压力,18 岁的石俊峰觉得有点承受不住,所幸当时的一些朋友和老师给了他鼓励和帮助,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他选择了再坚持一年。第三年,他只报考了清华一所学校,终于如愿以偿,以超过分数线近 40 分的成绩被清华录取。

「当时收到录取通知的时候,没有什么太大的感受,经历了这么多,也该轮到我了。」本科毕业后,他保送了清华和米兰理工大学的双学位研究生。延续研究生时的课题,他创办了光合未来,做智能系统的室内种植解决方案。

我一个大男人,难道还能饿死自己吗?

而清华对石俊峰的创业更是起到了不少推进作用。刚入驻清华创加孵化平台,他便顺利拿到了由水木清华校友基金和泰有基金联合投资的 40 万种子轮资金。项目的首次亮相便是在李克强总理出席的 「2015 中关村双创周」,作为最年轻的创业团队,仅靠一份 BP 就从上千的竞争者中杀出重围。

「当时我在我们展台那里,看见李克强总理远远走过来,有三个人一直挡在我们展台面前,我过去跟他们说麻烦让一下,你挡着我们了,结果他们用外套里面的枪顶了顶我,我才知道原来他们是便衣。」石俊峰回忆起见到总理那一天,还觉得有点不太真实。

3、开了挂的清华

名校互联网人才招聘产品「才易」的创始人苏战也是清华的研究生,从研究生 2 年级他就开始捣鼓这个产品的设计,他擅长的是设计与产品,而非技术,因此他还需要一个技术合伙人。

创业最难的是找人才,同时人才也是最难留住的,尤其是名校的技术大牛,而且还是在项目仅仅是 idea 阶段。即便处在人才熙攘的名校,苏战发现找到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是件多么的孤单的一件事,他曾经以放弃团队领导权的代价去请技术加盟,都没有成功。「确实在名校可以找到很多人才,但是他们的机会也特别多,能让他们没有固定收入保障的跟你一起去拼命去创业,有点难。」苏战说道。

找不到技术人员,他只有自费去找外包团队,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做「创业」这件事,也没有想到还可以去拿个 PPT 到处去讲然后找融资,最初的想法也只是希望做一个能够给其他同学带来价值的产品,等到产品做出来之后,发现数据还不错,经过师兄指点,苏战找到了清华的创业服务部门——清华创+,并且拿到了两万多块钱的扶持资金,项目也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

能让他们没有固定收入保障的,跟你一起去拼命创业,有点难。

由清华大学团委创办的创业服务平台「清华创+」 除了给创业公司提供资金,还会帮助创业公司联系外地的政府部门。自从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以来,除了北京这个创业中心,各地政府更是积极响应,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创业者以及创业公司。

目前,创+ 入驻了 246 个创业团队,大部分来自于清华内部,而清华的众创空间「X-Lab」入驻项目超过 600 个。

同样感受到学校资源带来的好处的还有呼涛,他是足球社区「寻球」的创始人,清华毕业后他又去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读了研究生。2010 年的时候,他就因为学校组织的活动,见过北极光创投的创始人以及红杉资本的合伙人。不仅如此,创业之后,清华 X-Lab、孵化器等都给他提供了一些资源,他的办公室选在了清华同方,租金只是原价的 50%。

这些来自名校的创业者们在外人看来,似乎有更好的资源。某机构的投资经理研究了合伙人投过的项目,发现其中 80% 的项目都有来自清华的人参与,于是他们专门去找清华的项目,只为了对合伙人的胃口。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谁也无法下定论,也许只有身处其中的玩家们自己心中清楚。但有一个名校背景对于个人来说肯定是优势,呼涛觉得「是个人都能创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你如果没有经验也没有什么能力,连一个好学校背景都没有,还创什么业?」

4、创业大赛

虽然孔庆勋言语中并不支持大学生「全民创业」,但是他却是把创业做的有模有样,目前他的项目是做众包的 APP 体验,以及一个已经有超过 1000 个创业者的创业社区平台,另外他个人还会帮一些公司做社会化营销。

为了创业,他翘了学校里的所有课程,只有在考试的时候才会出现在学校里。

而学校是否能给予一些支持和帮助,他的态度相对保守。「对于创业者来说,需要的无外乎钱和资源,如果学校能够提供免费的创业场地,或是在一些细节上开开绿灯,就不错了。」他说道,「但是如果你跟着学校领导后面参加一些所谓的创业大赛,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在孔庆勋看来,如果要参加创业大赛,结果应该是拿到奖金或是获取一些资源,不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中国的大学生创业大赛,其中历史最悠久名气最大的当属「挑战杯」。

我们就是为了拿奖金。

曾诗然就参加过「挑战杯」,当然不止是她,这些年轻的创业者们几乎都或多或少的参加过几次。

她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大学时期她去耶鲁做过交换生,在联合国当过实习生,还去埃及做过志愿者。但这些都不是学校提供的机会,而是自己通过做项目的教授以及其他方式找到的一些资源和机会。

大三暑假,曾诗然打算出国留学,尽管在申请过程中拿到了一些比较好的学校的 Offer,她却放弃了留学的机会,选择做留学背景提升的创业项目。

随后她参加了「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除了「挑战杯」,还有各式各样的大学生创业大赛。这样的大赛基本模式就是创始人讲述自己的创业项目或是创业想法,台下坐着几个投资人对项目进行点评,然后一轮轮选出优秀的项目评奖。

挑战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联合举办,每年还有不同的学校协办,根据官网的数据,2010 年参赛人数就超过了 6000 人。知乎上一个 ID 为「庄明浩」的人回答了问题「如何看待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他提到自己曾经拿到过挑战杯的金奖,庄明浩表示参加这个比赛前后要花费 1 年半的时间,一轮轮比。

呼涛也参加过类似的比赛,在他看来,这样的比赛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创业者朋友。而曾诗然的目的更加明确,「参加比赛没什么用,我们就是为了拿获奖的奖金,毕竟创业公司还是比较缺钱。」她说道。

而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参加这样的活动很大程度上是给主办方或是高校一个面子,一位担任过大学生创业大赛的投资人表示:「90% 以上的商业计划书都没有到可以拿来探讨的程度,50% 的商业计划书可以直接进回收站,逻辑混乱、产品思路不清晰、自以为是、财务预测模型拍脑袋比比皆是。」

一般来说,投资人了解一个项目至少要聊两个小时的时间,5 分钟左右的点评几乎没法说出任何有实质意义的东西。

而创业者们还有一层疑虑,「很多人参加比赛的时候都是只有一个 Idea,也没有落实。对于我们来说,参加比赛既要能够说出我们的亮点和优势,还要让别人看不懂我们到底怎么做的,」石俊峰说道,「不然我们会担心被人抄袭。」

5、冒险者的勇气

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像清华这样支持创业,曾诗然毕业之后,学校在她的「去向」上填的是「出国」,不过这一点对她来说倒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而真正让她感受到压力的,是创业之后,她面临的竞争对手不在是学校里的同龄人,更多的是已经有十几年工作或者创业经验的那些创始人们。

经历了一年的创业,曾诗然感受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成长。项目的方向从留学背景提升的线下项目转变为线上线下结合,包括留学网红直播讲留学干货、与招生官面对面交流、线上的 Workshop 以及国外教授亲自带领的科研项目,同时项目名称也改了。

除了项目方向,作为一个创始人,还需要对整个团队负责。这些年轻人们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他们更相信团队的感情与共同的奋斗目标,虽然听起来有一点意气用事,但年轻足以让他们可以奋不顾身的热血一把。

曾诗然的 CTO 是比她小一届的学弟,在大二的时候就拿过技术类的世界大奖,很多大的科技公司都给他投过橄榄枝,但是他仍然坚持留在公司继续创业。

孔庆勋的团队里已经有一些员工了,但是他还是倾向于大部分事情都自己来做,「我不太敢贸然去招人,也不会带人,有的时候一件事情我自己做效率很高,如果要带一个人做,反而效率会低。」他意识到这是自己目前对于员工培养和管理上的问题,他把这个问题归咎于自己的经历和格局还不够。

石俊峰在总理面前亮相后获得巨大曝光,让光合未来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的目光。而对于当时连公司都没注册的石俊峰来说,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投资人的不断约见,让他觉得自己说不定可以早点拿到融资,结果是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投资人沟通交流,「把 BP 改来改去,也改不出结果,因为当时确实没有产品也没有数据,只有名气。」石俊峰赶紧停下来,专心开发产品。

他也面临过资金链濒临断裂的境况,当时账上还有 20 多万,他要做一个选择,是把这笔钱给大家发工资了,还是赌一把?他选择了停发 2 个月工资,再加上他个人的积蓄,全部投入生产,他甚至已经写好了银行贷款申请。「如果真的是方向不对,不如早点死掉,拖着更痛。」他说。

而对于呼涛,他认为创业是一件单纯快乐的事情,与这些共同努力的创业小伙伴们一起面对困难,是去公司里上班完全体会不到的感情。有的时候他甚至感觉,「他们比我这个老板更勇敢。」

6、梦想

大学生创业由来已久,要追溯起来,早期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北大毕业生卖猪肉」。陆步轩,高考状元,1989 年北大中文系毕业。2003 年的时候因为「猪肉店老板」的身份被媒体广泛关注,甚至引发了一连串关于「为什么要上大学」的讨论。2013年4月,陆步轩受邀回到北大做创业讲座时,曾经几度哽咽,称自己「 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

而去年,他也把握住了互联网的浪潮,创立了互联网猪肉品牌「壹号土猪」,去年销量就超过了 10 亿。

35xfd8gy1xvufnlc.jpgQQ浏览器对毕业生的调查

QQ 浏览器对毕业生的调查现在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了创业这条路,除了高校里,社会上也诞生了更多了相关机构。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成立天使投资资金并指导大学生创业,他坦言大学生创业项目里, 95% 都是没有创新的。他表示,创业的人越来越多,创业失败的比例会越来越高,因为这个世界需要的商业模式和成功比例是有一定量限制的,「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资源是集中的,会集中在更有才华、更有能力的人和项目上。」

时代的发展一直在变化,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他们或做继续做科研,或国家包分配工作。随后,大学生毕业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为主。国际贸易兴起之后,大型跨国公司成为了更好的选择。互联网浪潮的兴起,加入 BAT 之类的互联网巨头成为了很多毕业生的第一志愿。

而现在,是否又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6月的北京已经烈日炎炎,中关村创业大街上,曾诗然的团队今天休假一天,为了升级产品,团队已经忙碌了好一阵子。尽管如此,曾诗然和其他几个员工还是来到这里继续工作。

位于上地的中关村创业大厦里,面试的地点从办公室挪到了一楼的咖啡馆。年轻的创始人一脸疲惫,却语气老道。谈妥工作事宜之后,他问同龄的面试者,明天是否可以直接来上班。

咖啡馆楼上,光合未来的办公室被各种花草塞的满满当当,瘦瘦的石俊峰坐在中间,几乎让人注意不到。公司成立 7 个月,他宣布完成了新一轮融资,金额近千万人民币,这 7 个月内他完成了三轮融资,他在融资公开信里写道:梦想这种东西,怎么说呢,用过才知道。

编者按: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华兴有个Alpha”(ID:hxalpha),作者刘以秦。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创业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新零售的“新”体现在新业态、新人群、新品牌和新技术等四个方面。但无论怎样形容零售,真正的核心就是人、货、场这三要素。
创业
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一般都本着两点原则:一是做自己喜欢的行业,即便是前期做着辛苦也能坚持,最后苦尽甘来;二是做能挣钱的行业,只要是不违法的行业能挣钱就行。
创业
过去中国VC在美国的投资很像‘空投部队’,就好比在美国落地之后建立桥头堡,之后往国内修桥,利用中国的市场和成本。
创业
在更迭频繁的网红品牌中,喜茶和它身后的一群茶饮品牌因为备受资本和消费者追捧而吸睛无数。
创业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众筹行业一时间风生水起,加之近两年餐饮行业与互联网快速融合,在全国多地都曾出现过众筹餐厅的身影。
创业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