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O2O创业者:烧钱到穷途才肯回归初心?

创业
2015
12/23
07:47
王吉伟
分享
评论

\

2015年的O2O刚经历了“大起”就奔向了“大落”,烧钱折本赚吆喝圈人的路子已经开始让投资机构极为不爽。真金白银投进去都变成了用户补贴,补贴过后也就少有人问津,最后留下的只有空头的ID。创业大潮来的时候资本投诚,待大量O2O项目死去之后便再难以拿钱,这就是资本寒冬。

然而,当O2O创业大潮退去以后,人们才豁然发现还在穿着底裤御寒的是技术创新派,其他所有商业模式创新的项目不是被拍在沙滩上就是苟延残喘。O2O死亡潮,意味着即便是活下来的项目,也必须要走技术创新的路子,这也是2016年的O2O发展新趋势:烧钱补贴赚用户的会继续死去,而真正通过技术改善用户体验的项目即将兴起。

烧钱毁灭了创业初心

烧钱这个路子就两个结果,要么就以最快的速度烧成老大或老二,要么就被这个行业的老大老二干掉。但即便你成不了老大老二,钱也是烧了。事实上,烧钱买用户的事估计连个大傻子都能干的了,反正有钱就往各种渠道砸吧,因为用户都能用钱换来。资本看的是数据,又不看收回营销成本的周期。同时,很多投资机构对这些简单粗暴的商业模式是纵容的,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便都是问题,当了老大还在乎后面的小弟吗?显然,烧钱扩张已经成为资本与创业者的共识。

让笔者叹息的是,这甚至已经不是创业,而是一种忽悠、欺骗加赌博的行为。要好的用户体验我就雇人上门,砸钱;要增长用户我就各渠道买流量转化,砸钱;要好的产品经理好的技术好的运营我就各大公司挖人,砸钱。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四处砸钱,倘若最后能换来市场规模的老大还值得欣慰,倘若没有成功,就等着成仁吧。最后,还能光荣的进入O2O死亡排行榜,然后再以连续创业者身份奔走各大峰会,有意思的很。

补贴背后,资本内心在流血

拿着融来的钱不去做研发做创新,而是将钱以补贴的形式分给用户,这简直就是一种变向的施舍。而用户习惯了补贴以后,不再补贴了会是什么情况?可想而知,要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用户习惯,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即便培养起来了,与用户之间也是金钱利益的关系,而不是直接交互的关系。资本看透了这一点,还会头脑一热就投O2O吗?已经过了那个忽悠的阶段,不拿出点真本事来说服他们,妄图再轻松拿钱。所有的投资人都在渐渐开始关注技术创新,除非你是在一个谁都没有碰的原始行业做模式创新。

一定程度上,O2O从连接方式上借助了互联网技术,但这只是初步。通过微信、APP以及智能硬件都能连接互联网,但是对于连接用户与互联网之后如何做,如何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大部分商家都做不了。但大家都知道“没有好体验就没有多用户”这个王道,所以都开始烧钱补贴用户,通过给用户更多的优惠来提高体验。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用户认为便宜就是体验,他们最终会从对比中找到最便宜的那家也就是补贴最多的那家。同时,商户们对于精准营销、高效服务、提升转化率的诉求,没有技术始终做不到。不是看不起这样的O2O项目,没有技术没有特色只知道的烧钱圈用户的项目早晚会被“技术派”终结,因为技术驱动的模式始终更胜模式创新一筹。

另一面:技术竞争白热化

当上门服务成为一种常态的体验之后,O2O行业又将进入一种新的竞争,这种竞争是没有止境的,而用户对于司空见惯的上门等服务也就再无感觉。因此,要提高用户体验就要通过技术来进一步实现。譬如未来即将兴起的VR服务,没有技术是做不了的。譬如微信,每一个迭代的版本都通过技术带给用户更新的体验。譬如京东经过三次业态迭代到现在的京东到家,是通过技术不断的完善与优化物流。

譬如百度从原来的“连接人与信息”升级为现在的“连接人与服务”,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型,转型的背后是数以千万计的核心技术支持,离不开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人工智能、大数据、多模交互等百度顶尖技术的支持。集这些技术于一体的大成产品百度“度秘”,已经内嵌在百度地图、百度糯米等多个百度系App中并得到了具体应用。新近推出的百度本地直通车,整合了百度的手机百度、百度地图及百度糯米三大平台,在商户周边5-30公里范围内为商户提供“百度推广+应用场景+在线支付”的闭环服务,相对于烧钱赚用户的做法,这显然是借“技术+模式创新”解决O2O的更优方案,当然这要归功于百度搜索基因和亿级用户APP入口的优势。

整体来看,O2O以垂直细分的服务行业的商家尝试为先,因为这些中小商家对于转型的诉求更大。如近两年迅速起来的做美甲O2O的“河狸家”、做推拿O2O的“熊猫拿拿”、做垂直细分领域的“礼物说”、从买手导购切入电商的“美丽说”等等项目,因为上门模式的新颖以及烧钱的优惠补贴,瞬间吸引了大量用户。这种模式门槛极低,甚至不用借助APP都可以做,没有技术壁垒使得竞争更为激烈,才会迎来死亡潮与哀鸿遍野,这与BAT中通过由技术创新驱动并连接内部生态的百度直通车等产品有本质的不同。

新阶段论:技术中兴O2O

笔者在多个场合都听过一句话:O2O做来做去都是BAT的。对这句话深表赞同,整个2015年所发生的各种O2O收购及合并等大事件,就两种目的:要么就是因看不到未来而委身BAT等大平台,要么就是两家或者多家抱团取暖。但其实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在于,包括互联网公司与大型传统企业在内,O2O是属于那些真正能够做出生态的巨头的。这里说的生态是真正的大生态,有独立研发技术,有云计算与大数据,有金融支付,有推广渠道,有拳头级的软硬件产品,有足够用户的生态。这种生态可以自给自足可以闭环的生态,跨行业渠道合作的都不算。

在这样的以生态中,技术是占有最高比重的,没有技术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做到极致。可能还有人会为几乎每天都有O2O项目死亡的现状而痛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技术。商业模式解决不了问题,我们用技术来解决。用技术完善O2O,意味着野蛮生长砸钱补贴的O2O的1.0时代即将结束,接下来O2O的2.0时代乃至以后的3.0时代,各大生态比的是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比的是谁更了解用户并能通过技术不断的改善用户体验。或许,到O2O的4.0时代时,全行业已经实现升级转型,产业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时候,O2O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不可否认,O2O是一个新生的商业形式。之所以来得快走的也快,是因为它不是一种商业模式,而只是一种研究线上线下连接的方法论。不同行业,借助这种方法论形成不同的商业模式。但在O2O发展的演进过程中,资本的偏执以及创业者对O2O的理解偏差让其陷入一种烧钱的病态,几欲病入膏肓。

接下来,在各种O2O死亡症状中冷静下来相关各方,势必会重新思考这个领域接下来的发展趋势与走向。但可以肯定的是,要拯救这种病态,唯有靠技术来突破。因此,继续烧钱补贴的O2O将死,而一个技术驱动的新的O2O时代即将来临。

不在烧钱中生,就在烧钱中死。只有烧钱过后,才能真正发现技术的价值。而除了BAT,那些烧钱活下来的以及那些靠技术实现O2O的商家。他们,也有可能成为“独角兽”。

这些,正在不断成为现实。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O2O 创业 烧钱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本不想再用情怀这个词的,但是读完这篇文章的时候,又有种让人重新信任情怀的感觉,它不会给你带来财富,却给你一种温暖的感觉,它不会给你带来功名,却让你相信未来会更好。这篇文章来自于一位创业者的真实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种叫“做个好人”的情怀。
创业
先说一个题外话。正在热播的《红高粱》接近尾声,抗日成为这阶段最主要的情节。在第54节(若有错请纠正),余占鳌与花脖子、黑眼三方相约去攻打小日本塚本部队。结果各方出发后,只有余占鳌到了,而其他两家故意在路上拖延,让余占鳌先打。
创业
要做这个产品的,我就找到我另外的三个同学。因为是学生,而大家在学校又比较熟悉,在学校的时候也一起做过东西,相互比较信任。再加上我把想法和他们细致的谈了一下,他们也觉得不错,便决定和我一起来做这个产品。
创业
你打工,干得不好大不了换一家,创业恐怕没有回头路可走,开始了就只有做下去,而且有好的伙伴还好,没有伙伴或者伙伴离你而去,更是要自己扛住所有的压力和痛苦。到时候员工不认可你,家人不理解你,痛苦与沮丧的滋味无人可分担,对人的意志真的是一种考验。
创业
上次写过一篇《创业:90后创业不懂才要做》引起了很多朋友的提问,这真的是93年的人写的吗?而且最近很多以前认识我的朋友突然找到我说:怎么发现你最近名气挺大啊,这才多久挺厉害的啊,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出名的 。
创业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