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领域迎来强监管模式:罚单不断、牌照管理收紧

支付
2018
05/15
11:28
刘双霞
分享
评论

支付领域迎来强监管模式:罚单不断、牌照管理收紧_支付_电商之家第三方支付行业强监管态势延续。5月以来,已有6家支付机构收到监管罚单。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监管已开出28张罚单。

据央行福州中心支行发布的四则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福建省瑞特商业支付有限公司、福建省银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福建省掌财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福建一卡通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因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被处罚,做出处罚的决定日期为2018年5月2日-4日。此外,央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表显示,北京全顺通商贸有限公司以及银信联(北京)支付有限公司因违反非金融支付机构备付金管理相关规定,分别被罚款人民币1万元及3万元,做出行政处罚决定日期为2018年5月3日。

据网贷天眼不完全统计,今年前4个月,央行对支付机构共计开出了22张公开处罚清单,其中包括支付宝、拉卡拉、通联支付、联动优势等在内的多家支付机构。加上5月以来开出的罚单,截至目前,监管已开出28张罚单。从处罚类型看,支付机构多因在备付金、反洗钱、客户信息保护等方面存在违规而遭到行政处罚。在罚款金额上,重庆市钱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领到央行最高罚单,处罚原因为 违反有关反洗钱规定的行为 ,该机构被央行重庆营业管理部罚款190万元,两名相关责任人员分别被罚2万元、3万元。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第三方支付领域开启强监管模式,监管罚单不断、牌照管理收紧。同时,监管机构针对备付金存管、无证支付清查、 断直连 等下发了多项制度文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总结,2017年,特别是11月以来,央行和相关机构从备付金、跨行清算、业务许可、条码支付等方面密集出台文件,全方位出击, 严监管 和 强服务 结合,打出了清理整治支付市场的组合拳。

在牌照层面,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自首次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起,央行累计发放271张支付牌照。截至2017年底,这一数据减少至218张。为防范金融风险、整顿市场乱象,央行通过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加大市场退出力度,28张支付牌照被注销,部分支付牌照被整合。

4月末,央行支付结算司下发了《2018年重点抽查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明确了对支付行业检查的重点,包括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整治、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支付机构备付金管理、 二清 违规行为、 断直连 情况等几大方面。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认为,今年依旧会延续强监管的态势,在整治各类违法违规操作方面依旧会不遗余力,无证支付、备付金挪用、收单领域的不规范操作、反洗钱监控等方面,会是持续的高压线。

5月14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谢众在出席论坛活动时也表示,2018年,央行将继续大力推动我国非现金支付环境的建设,指导市场主体对企业、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支付产品。同时,持续做好正本清源工作,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各类违规支付行为的整顿处罚绝不手软,维护支付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中国银联近日发布公告称,终止乐富支付有限公司银联卡POS收单业务资格,公司于2017年8月31日退出中国银联网络。自被央行注销支付业务许可证后,乐富支付在全国多地完成银行卡收单市场的业务退出及处置工作。
支付
全球支付系统正经历一场演变。手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促使应用和其它数字平台兴起,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就能够为商品和服务付钱,无需现金或传统的信用卡和借记卡。
支付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各行各业都受到猛烈的冲击,在市场经济面临下行的风险的大环境中,金融监管日趋渐严,互联网金融的走向也似乎拐入一片迷雾。蚂蚁集团的暂缓上市让一场
支付
日前,历经多稿的第三方支付管理办法终于出炉。央行新规下网络支付如何玩得转?
支付
业内称,存在“空手套白狼”式利益追求,也存在监管空白 “某支付公司互联网支付+收单(地方)牌照出售,有业务无负债,出售价10亿,需要的联系。”近日,一位支付
支付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