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现金社会”了,老年人怎么办?

支付
2017
08/02
06:10
孙任鹏
分享
评论

如今,手机越来越“万能”了。5年前出门必带的老三样——手机、钥匙、钱包早已简化成手机、钥匙,甚至使用电子密码锁的人只需随身携带手机出门即可,不用钥匙也能进家门。

在中国,尤其是北上广深杭等城市,现金越来越没有“存在感”,甚至卖早点的小摊上都挂着用来支付的二维码。中国特色的无现金路径正在逐渐形成。中国“无现金社会”到来的速度之快,令世界惊诧。英国《金融时报》为此发过一篇观察分析文章,题目就是《移动支付普及,中国跳过信用卡走向无现金社会》。

然而,笔者认为,在“无现金”社会里,也应该给现金留下一席之地,等一等那些还没有享受到互联网红利的人。

便利是中国的移动支付得以快速推广的根本原因。不需要另购POS机,只要生成一个二维码即可进行交易,极大地方便了用户。但是,使用移动支付的群体集中在什么年龄段呢?2015年益普索的《移动支付报告》中显示,超过85%的移动支付使用人群集中在16—39岁,这意味着在中国,相当一部分上年纪的人仍然没有使用移动支付的习惯。然而,笔者曾在深圳看到,有个别线下商家只接受移动支付或刷卡支付。如果老人来这些商家购物时又该怎么办?

老人不使用移动支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不舍得花钱买流量;年纪大记忆力不好,学了很多遍仍然没学会如何扫码付款;担心移动支付不安全,害怕银行卡里的钱全被划走……这些顾虑让老人难以改变消费习惯,也意味着现金支付对部分老人来说是必须存在的支付方式。

无现金社会并不等于消灭现金,移动支付应该与现金支付相互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所以,消费者应该有选择的权利。无论是信用卡、储蓄卡,还是现钞、移动支付,都应该是支付手段的一种方式,而不能以一种方式完全取代另一种方式。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8月的“无现金”活动和盒马鲜生拒收“现金”引发的关于“无现金”的争议似乎正告一段落。这个从北欧等国家借鉴而来的生活方式被广泛争议的
支付
11月13日消息,据移动支付网报道,近日,环球银行同业金融电讯协会(SWIFT)发布《SWIFT gpi:推动支付变革》报告,报告阐释了SWIFT gpi(全球支付创新服务)重塑跨境支付格局的过程。《电商
支付
8月30日消息,据CX Tech报道,近日,韩国金融科技公司Viva Republica宣布获得1.73亿美元融资,本轮融资的投资者包括红杉资本(中国)、Aspex Management等。截至目前,该公司总共筹集了
支付
在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发表有关支付产业对外开放的讲话4个月后,央行正式发布外商投资支付有关事宜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7号。
支付
据《纽约时报》报道,当下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大胆的经济跃进,这无关债务、基建开支或者其他经济话题。而是在移动支付的影响下,纸币和硬币如何系统、迅速地退出流通。
支付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