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物流进入新竞争时代

物流
2019
03/15
19:13
许轩语
分享
评论

即时物流进入新竞争时代_物流_电商之家

即时物流:一方面,推动自主渠道有序化和生态稳定,另一方面推动人力运营有序化

2018年,我国即时物流领域掀起了一场融资热潮,并逐渐分据形成由外卖配送、专业即时配送和电商及传统物流三者主导的市场竞争格局。

推及去年7、8月份,彼时点我达、达达-京东到家、UU跑腿等以同城即时配送为主的平台就曾爆发过一轮密集融资潮。但可惜的是,在去年夏天结束后,这场融资潮似乎被按下 暂停键 。后续鲜少出现即时物流企业获融资的消息。据记者梳理,截至今年3月,仅有3家企业获得融资。

探因:时效性为即时物流立足之本

即时物流区别于传统快递行业需要经历仓储和中转等环节,直接省略了中间转运流程,实现从点到点、门对门的送达服务。谈及即时物流领域,它的产生极大依托于新零售、新物流的蓬勃发展,同时凭借 快速 准确 及时 的诉求成为物流服务模式的抢手货。

除此之外,即时物流在成本、效率等方面也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如,效率方面,以点我达为代表的配送平台通过线上即时对接,大大缩短货物送达时间,同时也更受消费者青睐。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60.7%的消费者在选择配送平台时会优先考虑该平台的配送时效。

目前来看,即时物流领域所包含的物流企业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其一为以饿了么蜂鸟、美团,达达-京东到家为代表的外卖平台;其二为 三通一达 、苏宁物流、顺丰所代表的电商及传统物流企业;其三为点我达、UU跑腿、闪送等围绕同城跑腿业务的专业即时物流平台。

以闪送和达达-京东到家为例,记者看到,这类平台下单界面类似于滴滴打车的页面,都需要在下单后等待配送骑手接单。如,达达-京东到家,在周五傍晚7时,记者通过平台下单,发出了一单距离为20.2公里的文件派送请求。订单发出后,系统根据周边接单情况预算了5分钟的接单等待时长。但五分钟过后,记者的订单并未被顺利接收。这时,平台给出了优先派单和加小费两个选项。

其中, 优先派单 指的是可以将订单尽快分发给周围的配送人员。但记者在两次选择优先派单后,均未得到派送员的回应,最后被迫选择 加小费 选项。在约过了15分钟后及增加14元小费后,订单才接收成功。加上基础运费,这笔订单总共花费了53元。而在另一平台闪送的下单过程则较为顺畅。傍晚8时左右,在未增加小费情况下,配送员很快就接收了一单距离为13公里的物品配送订单,订单费用总共为34元。

对比上述两家平台,他们的配送方式存在些许差异。其中,闪送采用的是专人专送方式,即下单后为专人直递服务,不存在拼单配送的情况;相反,达达-京东到家选择方式更多,可以在专人专送或多单并送两种方式间选择。

依照此次体验,配备了专人专送业务的闪送平台更具备时效性,而推行并单直邮模式的达达-京东到家受限于模式的灵活性,接单速度较慢。再看面向客户群体,达达-京东到家覆盖面更广,在B、C端均有布局;而闪送还是以服务C端客户为主。

现状:7个月以来仅有3家企业获融资

市场分析普遍认为,2019年将进入即时物流应用成熟期。也可以这样理解为,2018-2019年即时物流领域步入成熟期的主要驱动力是来自于资本市场青睐。从2018年全年即时物流领域主要融资情况看,该领域在去年物流行业融资次数不亚于供应链物流及科技物流,共达到8起。

回顾过去一年即时物流领域发展格局,可以用 混战 两字形容。如,2018年7月,点我达被菜鸟以2.9亿元战略控股;8月6日,UU跑腿获得东方汇富领投的2亿元B轮战略投资;8月9日,达达-京东到家完成新一轮5亿美金融资,投资方为沃尔玛和京东;8月28日,闪送完成了由海松资本、五岳资本、源星资本联合领投的6000万美元D1轮融资。短短两个月内,即时物流企业就获得6次融资。

在各轮融资层出不穷的背景下,饿了么、顺丰摩拳擦掌,争相在该领域上线新业务。同期,顺丰推出 顺丰同城急送 业务,并承诺平均1小时送达(含上门取件时间);饿了么蜂鸟宣传推出全天候极速社区送药服务,由 蜂鸟 骑手全天24小时配送,每单24分钟送达。更甚的是,美团点评在竞速赛中亮出了 大招 IPO上市。

但若以配送种类划分,这场发生在即时物流界的较量可以当作是B2C与C2C两种业务模式在细分市场上的竞争。据艾媒咨询2018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在中国即时配送订单量占比分布中,饿了么蜂鸟占比33.4%,排在首位;接下来的是占比27.8%的美团,而新达达占比18.4%。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虽然目前即时配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参与者越来越多,但是格局也变得越来越清晰。涉及同城B2C业务的美团、饿了么蜂鸟以及新达达占市场主体地位,三家总计占据市场份额的79.6%;余下的20.4%市场份额则由闪送、顺丰同城急送等C2C服务瓜分。

尽管行业格局越发清晰,但有关即时物流融资热潮却在急速降温。新快报梳理发现,在去年7、8月份过后,该领域的融资案例减少。截至今年3月,仅剩下帮啦跑腿、pickupp、亿家速配物流3家企业获得融资。其中,亿家速配物流为同城配送平台云鸟科技于2019年2月新投资的初创物流企业。而其余两家企业则是在去年11、12月获得融资。

目前,即时物流市场头部企业或已备好过冬的资金棉袄,或已构筑起生态护城河并做了赛道卡位。接下来,更多是头部企业的格局博弈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向新快报记者表示,即时物流是数字经济下的微循环,当阿里菜鸟、美团点评构筑起本地生活服务主渠道后,即时物流市场的毛细血管会更发达,但这种发达不再是过去独立门户的发达,而是依附包括阿里、美团、京东等主动脉的发达。

破局: 升级 人和技术,摒除众包模式制约因素

当前我国即时物流市场主要有三种模式,其中,专业即时物流平台和外卖配送在该领域处于 排头兵 位置,他们以众包模式的优势整合社会上的闲置资源,同时通过系统和大数据相结合的方式,整合调度人力及配送时效,最终完成零散的资源整合。

在此过程中,众包模式(指在配送平台上,配送员通过抢单分单,获得相应配送订单的大众网络模式)还能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以低成本迅速发展。如,2017年点我达实现10倍的业务增长目标;蜂鸟配送的 方舟 智能调度系统目前已推广至58个核心城市1600多个商圈 这类平台在得到资本加持后迅速扩张,成为新物流赛道上的有力武器。

对于众包模式下的即时物流后续发展,杨达卿认为,当前众包配送的服务保障体系面临两个困局,一是来自主渠道的有序化和生态稳定,二是来自人力运营的有序化。 若市场规模化配送形成主渠道,标志着骑手运力与配送需求的匹配从技术上已经成熟。但目前来看,阿里、美团、京东等主渠道仍在彼此碰撞,同时仍面临二三线企业竞争而处于不稳定的行业问题。

即使渠道格局得以稳健发展,众包配送还面临人、技术层面的问题 。如在技术层面,美团资深技术专家宋斌曾表示,即时物流业务对故障和高延迟的容忍度极低,在业务复杂度提升的同时也要求系统具备分布式、可扩展、可容灾的能力。目前来看,我国众包模式在运力低高峰仍需进一步完善,比如在运力低峰时,如何缓解供大于求的运力浪费;而在高峰期,如何减轻导致订单延误现象。

至于人方面,杨达卿则表示,众包平台的骑手高流失率,在于平台与骑手生态缺乏黏性抓手,因此需要平台为骑手创造更长期的职业发展价值,并由此提高其在平台上的能力转化率;而出现在末端的丢件和损坏,有一定程度是人为或操作不当因素,因此需平台完善配送骑士信息,并建立对应的管理机制。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7月26日消息,联合包裹(UPS)发布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二季度实现营收180.48亿美元,同比增长3.4%;净收入16.85亿美元,同比增长13.5%。每股摊薄收益为1.94美元,调整后每股摊薄收益为
物流
就在国产手机将相互开打手机专利战风声四起之际,大唐电信内部重要人士告知,大唐电信与小米目前在开展重要合作,但主要是提供芯片平台技术和相关专利授权,不涉及出售专利,这意味传闻中的“大唐电信出让芯片专利”并不存在。
物流
9月27日消息,据成都日报报道,四川省邮政管理局日前就深入推进 快递下乡进村 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提出到2021年底,除 三州 外全省基本实现 快递下乡进村 覆盖率100%,到2022年底
物流
顺丰或将开启一次崭新的扶贫之路。
物流
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为我国航空物流带来发展新机遇。
物流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