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巢科技对“e栈”的收购,使得丰巢的市场规模和速递易已是旗鼓相当,快递柜市场即将形成两强平分天下的局面。但是,不管是丰巢还是速递易目前均处于严重亏损状态,运营方还需探索出清晰的盈利模式。
智能柜江湖再起波澜
近日,中集集团宣布将其全资子公司中集电商的78.2%股权全部出售给丰巢。此次交易,中集电商的整体估值和交易总对价为8.1亿元,其中,中集的股权以约6.3亿元的价格出售给丰巢科技,中集电商剩余约21.8%的股权持有方也将股权悉数出售给了丰巢科技。此次丰巢将中集e栈收入囊中也进一步推动快递行业的整合和布局。
数据显示,到2017年4月,e栈布点已超过2万台。丰巢科技的市场范围则已覆盖全国74个城市,布局6万台,日处理包裹处理量超400万件。据了解,收购完成后,丰巢的快递柜规模将增至7.4万组,预计今年年底在北上广深实现超70%的市场占有率,日处理量会接近500万单,成为行业第一。
而在今年7月,复星、中国邮政、菜鸟网络与速递易整合后,柜体规模增至约7.7万组,开始一家独大。但此番收购e栈,丰巢的快递柜数量将与前者相当。可以说,两大阵营几乎垄断全国快递柜市场,快递柜市场即将形成两强旗鼓相当的局面。
对决物流最后一公里市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快递的地方,江湖也少不了。今年6月就上演了“丰鸟之争”,因大数据的争夺问题,菜鸟网络与顺丰速运互相关闭互通数据接口。本次菜鸟暂停丰巢数据接口,表面上以信息安全为由,其实根本是一场有针对性的封杀行动。菜鸟和顺丰都想要对方的数据,但在丰巢快递柜的合同到期后,双方无法就“最后100米”的数据共享达成一致,因此出现了决裂。为了抢夺物流数据的控制权,双方开始兵刃相见了。
同时,在用户体验上,双方的高科技手段也是轮番上阵。7月13日,顺丰宣布在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建立大型物流无人机总部基地,也是国内首个正式落地的无人机支线物流运输项目。9月14日,蚂蚁金服和菜鸟网络联合宣布面向中小物流企业开放从最基础的支付到营销、信用、金融等能力。同时,蚂蚁金服的人脸识别技术也将向物流行业开放,相信未来用户可以透过扫脸领取智能自取柜中的网购物品。
在物流最后一公里市场,顺丰系和菜鸟系全方位对垒趋势越发明显。
行业亏损普遍还须探索新盈利模式
快递柜已经成了电商平台、快递公司的兵家必争之地。但不管是中邮速递易还是丰巢科技,双方直到现在也没有实现赢利,而且由于柜子越铺越多,盈利模式又不清晰,两家公司的“窟窿”也越来越大。上半年,速递易亏损1.96亿元,而丰巢也亏了1.75亿元。这跟目前快递柜企业的盈利模式有关,它们都曾试图宣传“以格口为入口,靠社区服务赚钱”的盈利模式,这种商业模式最终被大面积证伪,因为根本无法支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由于快递柜企业还要承担包括:场地租赁、设备折旧、铺设快递柜的佣金、维修维修以及电网费用。
但对于快递柜的未来,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智能快递柜真能成为打开社区的一个入口,连接更多的商业模式,那么实现市场价值成倍增长不是什么难事。
比如与互联网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通过对消费者数据分析,拓展菜篮子、干洗、废物回收、代缴水电煤等便民服务,实现网络购物、生鲜电商、社区医疗、家政服务等社区互联网细分领域,进而实现智能快递柜一柜多用。随着服务项目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久而久之,这些便可成为智能快递柜新的经济创收点。
因此,尽管目前智能快递柜尚面临盈利模式痛点,但随着需求量增长,以及布局点不断延伸,快递柜数量及市场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一旦形成强大网络体系布局,探索出成功的多元化商业模式和产品形态,智能快递柜蓄势待发或许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