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风口五六年,经历了资本蜂拥而入,进场玩家如过江之鲫的高潮期;也经历了企业纷纷暴雷,资本闻风而逃的低潮期。
潮起潮落之间,生鲜正式进入了下半场,这一阶段仍然活跃的玩家已经不多,但都有成为巨头的实力。
百亿冲向千亿
7月23日,生鲜电商平台每日优鲜宣布完成新一轮4.95亿美元融资。这是继呆萝卜、妙生活、吉及鲜等平台接连暴雷之后,业内少有的融资事件。这也是每日优鲜成立至今获得过的最大规模融资。
这意味着这家 特立独行 的生鲜电商脱颖而出,已经补充好弹药,准备从百亿级生鲜电商平台冲向千亿级电商平台。
作为 前置仓模式 的代表企业,每日优鲜成立于2014年,定位是线上生鲜超市,主推 2 小时送货上门 的极速达冷链配送服务。
显示,截止2019年9月,每日优鲜已经在全国20多个城市开设了1500多个前置仓,前置仓SKU达3000,并在多个城市做到市占率第一。2018年,每日优鲜的GMV就达到了100亿元,计划在2021年达到1000亿。
与此同时,随着发展,每日优鲜原先的 2 小时送货上门 开始逐步升级为 30分钟送达 ,并已经在国内16个城市提供该服务。
所以在业务规模、时效性、前置仓数量、SKU数等各方面,每日优鲜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但这些还不是每日优鲜脱颖而出并且获得融资的关键,最关键的是每日优鲜在规模优势之下,仍保持着成本、运营效率上的优势。
相比传统生鲜需要顾客去菜市场、超市购买,生鲜电商零售省去了顾客到线下门店挑选的步骤,直接将商品送到顾客手中。这样的模式为有需要的顾客创造了极大的便利性,但与此同时,也额外增加了包装、冷链、物流等成本。
但与此同时,生鲜电商平台不能因为成本的增加而在价格上有所提升,甚至作为新事物,生鲜电商提供的商品要比菜市场更便宜才有吸引力。所以生鲜电商便面临一个难题:如何在不提价的情况下,覆盖额外增加的成本。
所以在生鲜电商第一阶段的 竞赛 中,不是比谁规模大,也不是比谁物流速度快,比的是谁最先覆盖物流成本,然后跑通盈利模式。简而言之,盈利能力决定了生鲜电商平台能否经受住第一阶段的考验。
在2019年底生鲜电商领域出现的平台倒闭潮中,核心原因都与 既无法盈利,又无法获得新融资 相关。按业内的说法,那就是整个生鲜电商领域,只有1%的平台能够赚钱。
在这方面,每日优鲜很早就传出了盈利喜讯。每日优鲜CFO王珺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每日优鲜已于2019年年底实现全面盈利。
在宣布全面盈利消息的一周之后,4.95亿美元的融资便靴子落地,已经很能说明盈利对于这轮融资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此前的媒体报道,每日优鲜在上一轮的融资之后,估值就已经达到了3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210亿元。
而算上此次融资,每日优鲜的6年8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94.6亿元人民币。以此来看,每日优鲜的估值已经是融资额的两倍以上,未来潜力巨大。
毫无疑问,经历第一阶段的争战之后,弹药充足的每日优鲜将继续以前置仓模式为核心,开启从百亿级电商平台冲向千亿级电商平台的冲刺。
此前将前置仓模式贬为 伪命题 的侯毅及其带领的,或许能感受到不小的压力。
前置仓不是伪命题
自生鲜电商开始发展以来,便有前置仓与门店之争。其中前置仓和门店又分别以每日优鲜和盒马鲜生为代表。
2019年12月,盒马鲜生总裁侯毅语惊四座,声称盒马在测试运营了80个前置仓之后发现,前置仓模式客单价难以提升、损耗率居高不下,所以前置仓是一个伪命题。
侯毅表示,做前置仓企业未来最好的结果,就是卖给一些需要本地流量的公司。
按照侯毅的说法,前置仓模式的企业最终都难逃 倒闭 命运。但是7个多月之后,以前置仓模式为核心的每日优鲜,不仅实现了盈利,而且还接连获得了融资。
这足以说明,前置仓模式并不是伪命题,起码每日优鲜的前置仓模式不是。那每日优鲜是如何做到的?
这里面有三个关键因素。首先,前置仓的投入上,远没有外界盛传的那样 烧钱 。按照每日优鲜联合创始人合伙人及COO孙原的说法,一个前置仓面积为100-300平不等,租金一般是店面的三分之一,装修主要是水电及冷库等基础设施,平均下来装修费用不到1000元/平米。
以此计算,建1个仓的投入为一百万元左右。相比之下,门店要选择较好的地理位置,装修也有更高的要求,投入要高很多。
其次,运营成本和运营效率方面,每日优鲜充分运用了技术的力量。以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慧物流体系,集合了SKU智能筛选、进销存数字化管理等功能。对提升运营效率有显著的效果。同时,大仓库引入设备进行商品筛选处理、包装等措施,也降低了人工成本及商品损耗。
用较低的投入建仓,然后用技术管理优化供应链,这是每日优鲜在提供上门服务,又不因此产生额外费用的基础,也是每日优鲜能够实现盈利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每日优鲜当前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前置仓是生鲜电商的终解。因为以门店模式为基础的盒马鲜生,也完成了盈利模式的探索,准备以 大店+盒马mini 组合来开启新一轮市场角逐。
像每日优鲜一样准备冲击千亿级规模的,还有盒马鲜生。这意味着前置仓与门店模式的相争,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而在下半场的竞争中,每日优鲜及盒马鲜生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从上游供应链入手。
决胜第一公里
事实上,经历第一阶段的洗礼之后仍然活跃的生鲜电商,都已经具备了成为巨头的实力。上半场,拼的是谁最先赚到钱;下半场,拼的是谁赚的钱最多;上半场是决胜最后一公里;下半场是决胜第一公里。
近期,盒马鲜生在加快开店速度的同时,正在数字农业领域越扎越深,不断布局产地仓,以打造全国数字化农产品流通网络。
巧合的是,每日优鲜也表示,将用3-5年的时间,挖掘、孵化、聚合一批优质供应链资源,建立80%源头直采、50%联合品牌、20%战略投资的供应链生态。
两家生鲜电商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深耕供应链,意味着上游的供应链成为了下半场竞争的高地。这意味着生鲜电商的竞争焦点从供应链的最后一公里转移到了第一公里。
这场新竞争,将决定平台的产品品质、产品品类、产品成本,考验的是平台的 内功 。这场新的竞争将会有千亿级生鲜电商平台诞生。
而到了千亿级的规模,前置仓模式和门店模式的盈利能力将会有更加直观的体现,这也将成为巨头之间相互竞争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在生鲜电商这一赛道上,盒马鲜生与每日优鲜的对立,也印证着阿里巴巴及腾讯的对立。
在每日优鲜的多轮融资中,腾讯一直没有缺席。而除了每日优鲜之外,腾讯投资的社区团购平台兴盛优选近期也传出融资消息,这意味着在生鲜新零售市场的竞争确实来到了关键阶段,阿里系和腾讯系又将展开一场新的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