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消息,在这个春天,频登各地市监局抽检黑名单,有媒体统计,疫情期间其已遭各种通报14次。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昨日,永辉超市被列为被执行人一事,又引起大量关注。
据《》查询,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2020年3月30日,永辉超市主体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240.29万元,执行法院为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案件号为(2020)浙0302执1459号。
另据环球网财经报道,永辉超市公共事务部负责人肖中瑰就此事回应称:属于浙江子公司的项目纠纷,这个项目层高不够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不符合合同要求。同时招商不理想,极有可能不能满足合同中开业率条款约定的开业率,构成预期违约。
肖中瑰还表示, 目前我们已收到法院的材料,我们的法务正在配合走流程,并也提起反诉工作。在这里做个澄清,希望给广大消费者和投资者不要带来恐慌和误解。
但永辉超市的 多事之春 并未到此为止。据天眼查显示,永辉超市的运营主体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5名董事王津、彭耀佳、郑文宝、叶兴针、沈浩瑜退出,新增李国、班哲明 凯瑟克、廖建文、麦殷为董事。此外,监事赵彤文退出,新增朱文隽为监事。
而截至发稿,永辉超市方面还未就 高层大换血 一事,作出回应。
不过,《报》注意到,近日,在互动平台上,有投资者提问:永辉最近经常被检测到食品问题,公司对此是否已经重视?永辉旗下mini,生活,买菜,到家等系列众多,眼花缭乱,是否过于四面出击?
永辉方面回应称,公司非常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是竞争非常激烈的,需要一套组合拳。
但事实上,永辉超市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今年才显露出来,早在去年就频登 黑榜 。2019年4月30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报称,自4月25日到4月30日,仅6天内永辉超市共8批次食品因抽检不合格被通报。
在笔者看来,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暴露的是永辉超市供应链的不足,这与永辉超市激进的扩张有关。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永辉超市门店扩张步伐不断加快。2017年,全国新开门店133家,2018年新开门店为135家,而到了2019年这一数字为167家,平均每两天新增一家门店。截止2019年12月31日,永辉超市全国已开业超市门店910家,门店覆盖28个省份,529个市(区、县)。
而在这样迅速的扩张之下,很难对采购人员及采购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就很容易导致整个供应链出问题,这可能也是永辉超市近段时间频上监管黑名单的原因。
此外,永辉提到的 组合拳 或与 永辉买菜APP可能下线 一事有关。据《电商之家》了解,上周,有报道称,永辉买菜APP将于2020年3月底停用,相关的线上业务将转移到永辉生活APP上。
随后,永辉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永辉超市正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永辉生活和永辉买菜均属于永辉体系,正在探索更多协同发展的可能。
资料显示,永辉买菜归属于永辉超市,而永辉生活则归属于永辉云创。此前因为聚焦新零售的永辉云创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幅度不断扩大,2018年末永辉超市已经将云创剥离,以保证上市公司财报不受其影响。
而假使永辉买菜APP真的整合进永辉超市APP,云创所负责的到家业务线会更加清晰。据悉,永辉买菜APP上线伊始就被质疑与永辉生活APP功能高度重合,都是销售水果、蔬菜、鱼肉、粮油、百货等,且都支持配送上门。
目前来看,永辉超市已有调整到家业务的想法,高层也面临大换血,但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重中之重,不仅是为了对消费者负责,更是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负责。当下,永辉超市除了扩张,最重要的应是加速整改,打磨供应链,才能在激烈竞争的零售市场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