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消息,近期,创始人瞿芳和毛文超联名发出内部信,称 2019年是小红书用户增长和商业化的关键年。 在这个关键节点,对于平台用户体验的维护重要度不言而喻,然而小红书却问题不断。
日前,有消息称,小红书部分 种草笔记疑编造 。据中新经纬报道,小红书笔记代写代发、刷量、提升搜索排名的产业链浮出水面,让你 种草 的笔记可能并非来自真实用户的亲身体验,而是由专业写手按照商家需求 编造 的。
针对此事,小红书回应称,黑产刷量行为,正是小红书一直以来严厉打击的对象;公司一贯对社区刷量、刷粉行为 零容忍 。小红书表示,已经就这类事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积极配合公安调查处理。
资料显示,小红书创建于2013年,最初是一个用来分享境外购物心得的社区,后逐渐发展为 社区+电商 的平台。不过,小红书更为用户熟知的还是平台上发布的大量用户体验文章,也就是 种草笔记 。
据《》了解,很多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之前,会习惯性地在小红书阅读一下相关商品、服务的用户真实体验和推荐。其官网显示,截止2019年1月,小红书用户数超过2亿,其中90后和95后是最活跃的用户群体。
但公开显示,小红书自营电商2018年100亿人民币GMV的目标并没有完成,且没有实现盈利。其在海外垂直电商板块虽排名第二,份额占比13.4%,然而距离第一名的网易考拉相差了近60%。
事实上,在传出小红书 种草笔记疑编造 之前,《新京报》就曾报道过,小红书内部 假达人 的此起彼伏正在不断挤压真达人的生存空间;还称小红书社区刷量轻而易举,通过某宝平台,素人就可以轻松获得粉丝量,点赞量,进而成为达人。
此外,近日小红书又一次接到工商局的 罚单 。根据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信息,3月份共披露了三则关于小红书的行政处罚通知,而小红书三次被罚原因各不同。
其一是小红书因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货无理由拒绝而被罚款3万元。
其二是小红书违反《网络交易管理办法》 发布虚假广告被罚3万元。其三则是小红书违反《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中的 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采取电子签名、数据备份、故障恢复等技术手段确保网络交易数据和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并应当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性 而被处于警告。
而小红书并不是 初犯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自2015年6月以来,该公司共被处罚17次,被罚金额超过63万,其中,10次涉及广告违法行为。
尽管小红书表示已于2月15日全部整改,但上述种种问题对于其本身的定位及品牌形象都会造成一定损害;并且小红书上数千万条来自客户真实的消费体验都是支撑其发展的最基础资源,如若所谓用户真实分享混杂着大量广告甚至虚假信息,不仅会造成用户流失,小红书作为内容社区的优势也将不再。
因此,在小红书加速商业化进程的同时,平台经营者更需要尽到电商法规定的各项义务,加强监督管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