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跨境网购势头凶猛,假货仍是最大痛点

电商
2017
11/30
06:03
小丸子
分享
评论

12月1日消息,在刚过去的双十一和黑色星期五的购物促销节中,我们见识了跨境电商市场的火爆。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消费者跨境网购热情的升温,假货依旧是目前行业急需面对的最大痛点,阻碍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消费者跨境网购势头凶猛,假货仍是最大痛点_跨境电商_电商之家

在今年的双十一和黑色星期五全球促销活动中,跨境电商可以说是异军崛起,成为了活动的主角。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两场全球性的跨境电商购物狂欢中,网购的数据和业绩充分展现了消费者跨境网购势头的凶猛。

根据上海海关的统计,在今年11月11日至14日的“双11”高峰期里,上海海关共监管各跨境电商企业的进口订单248.88万单,货值3.26亿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27倍和1.51倍。不难看出,在“双11”期间,跨境电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消费者跨境海淘热情不减。

除此之外,根据上海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数据统计,去年11月20日至30日的“黑色星期五”期间,上海空港口岸直邮进境商品达20.24万票,占2016年全年直邮进境商品总数近一成,数量比2015年同期猛增9.5倍。从今年前10个月的情况看,上海空港口岸共受理直邮进境商品398.7万批,同比增长1.86倍。

与此同时,黑色星期五,各大电商平台的业绩也体现了跨境电商网购的热度。据悉,洋码头黑五促销开场1分钟便成交4万多笔订单,7分53秒,交易额突破1亿。天猫国际首日成交超过去年黑五三天成交,同比增涨超200%。京东全球购全天销售额是去年黑五当天的2倍,网易考拉海购黑五当天销售额达到去年5.5倍。

据悉,从“双11”到“黑色星期五”的跨境电商购物情况来看,我国消费者青睐的进口商品更多的是日用品、母婴用品、服装和化妆品。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的网购体验越来越注重商品的品质和质量。

据艾瑞咨询、中投顾问等第三方机构预测,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大背景下,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突破7万亿,2018年达到8.8万亿元,2020年则有望达到12万亿。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保持在年均20%左右的高增长水平。

但值得注意的是,跨境电商得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衍生出不少问题,其中假货问题就是行业发展最大的痛点。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上)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显示,各投诉领域中,网购占总投诉的61.82%,跨境网购占13.34%。

事实上,随着跨境电商的迅速崛起,假货的问题层出不穷,众多跨境电商平台屡次卷入假货风波,一度打击消费者的跨境购体验,也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阻碍。

为挽回消费者的信任,企业各出奇招,全球溯源体系、引进国外品牌、在国外建立海外仓等等,这些措施能否奏效还得看由时间来检验。但值得注意的是,假货风波给火爆得一塌糊涂的跨境电商降温,也让消费者更理性看待海淘消费。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3月16日晚上,瑞幸在美股粉单市场暴涨近50%,一夜之间,市值涨超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
电商
近日,北京晶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后者为小米关联公司。
电商
3月1日消息,据北京日报报道,阿里巴巴北京总部正紧锣密鼓建设,工程有序推进,预计今年8月实现结构封顶,2022年6月完工,2023年正式投入使用。朝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朝阳区建立了阿里巴巴北京总部建设协调推
电商
8月14日消息,腾讯控股今日下午发布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二季度实现收入888.21亿元,同比增长21%,净利润241.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据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
电商
广州的F5未来商店、北京的居然之家Eatbox、上海欧尚大楼门前的缤果盒子、杭州阿里巴巴的淘咖啡……生态各异的无人便利店突然闯进了大家的视线,媒体和消费者蜂拥
电商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