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业务规模的快速发展,背后其实是市场的快速变化,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思考,主动拥抱变化,以积极的心态与实际行动来应对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与挑战,适应市场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移动支付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2016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2016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生移动支付业务257.10亿笔,金额157.5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82%和45.59%。2016年非银行支付机构累计发生网络支付业务1639.02亿笔,金额达99.2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53%和100.65%。商业银行同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支付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
一、移动支付市场发展概况
目前,国内主流的移动支付产品分两类,一类是基于银行卡的NFC支付类产品,另一类是基于线上交易发展而来的二维码支付产品。前者商业银行深耕多年,后者则是由第三方支付机构推出并在线下市场迅速铺开。
1.支付机构携线上优势强势布局线下场景
第三方支付行业形成于电子商务行业的资金流动需求,早期第三方支付机构主要是承担为买卖双方提供信用担保的角色,通过在收付款人之间设立中间过渡账户,使汇转款项实现可控性停顿,促使买卖双方建立起信用,达成一致意见,实现资金流转。
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壮大,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直连方式逐渐接入了国内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实现了跨行身份认证鉴权及扣款,同时积累了大量的个人客户。线上商户相比线下商户具有数量少且交易份额高度集中的特点,通过对主要线上商户收单服务的接入,第三方支付机构逐渐占据了主要线上市场份额。庞大的个人端客户规模、占据主要线上收单商户市场份额、天然的跨行清算通道,加上其灵活的经营模式,使得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线上市场逐渐形成了巨大的竞争优势。随后,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始通过二维码支付的模式积极布局线下场景。
第三方支付机构无实体网点以及银行卡,线下网络的建设又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及时间,而二维码载体的属性很容易与第三方支付以账户为中心的模式相匹配,这使得二维码成为第三方支付从线上向线下市场拓展的切入点,二维码支付本质即是通过线上交易通道实现了线下收单场景的覆盖,其主要优势体现在:
一是适用场景广。二维码支付既覆盖了餐饮、商超、百货等传统的线下商户的B2C收单,又通过C2C转账交易模式包装成小微商户的收单,覆盖了个体零售店铺甚至于水果摊、早餐铺等传统收单无法介入的小微商户市场。此外,还支持传统线上商户形成订单后生成付款二维码,通过手机端跨屏扫码完成支付。
二是接入门槛低、成本低。对于个人端客户而言,二维码对于手机要求很低,绝大多数智能手机均能有效支持,且产品使用简单,交易成功率高;对于商户而言,小微商户直接打印收款二维码桌牌即可,无需任何硬件投入;普通或大型商户则受二维码支付收单费率低于银行卡收单费率的驱动,也愿意积极接入。
商业银行原本线上线下收单市场不同收单费率设置、商业银行之间的充分竞争以及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近乎免费的低廉通道接入成本形成了有利于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展二维码支付的外部环境。凭借产品优势和有利的外部环境,再加上“双十二”打五折、收银员补贴、商户补贴、“奖励金”补贴等强有力的营销推广手段,越来越多的个人客户开始在线下不断使用二维码支付,继而驱动越来越多的商户接入二维码支付的收单,二维码支付滚雪球式地在线下市场全面应用铺开。
2.商业银行面对竞争主动变化谋求发展
(1)结合芯片卡迁移积极推进NFC支付产品创新
NFC支付核心是将银行发卡数据下发写入手机中的SE安全载体中,从而实现以手机替代卡片,交易环节沿用现有POS等消费模式及现有清算网络和规则,本质还是以银行卡为基础。根据SE所在位置不同,大体可分为基于SIM卡、SD卡和全终端模式。2011年,部分银行开展了基于电子现金应用的以“苹果皮”、SIM-PASS等异形卡为载体的创新尝试,经过SD卡模式的曲折探索,2013年6月,中国银联联合中国移动以及主要商业银行发布了基于NFC-SIM模式的移动支付产品,同年11月中国电信也与主要商业银行发布了基于NFC-SIM模式的移动支付产品,应用上主要为电子现金应用。整体上,受理环境、产品体验以及产业链多、参与者利益纠葛等问题,导致上述NFC支付产品迟迟未形成品牌效应及较大的市场交易规模。2014年苹果公司率先在美国市场推出基于全终端模式的移动支付产品ApplePay,该产品在硬件及软件上将移动支付的体验大大提升,一是硬件与操作系统相结合,使得写卡速度、刷卡感应等各个产品细节均得到了提升,二是账户应用上引入EMV国际标准组织的支付标记化(Tokenization)的概念,由联机交易取代电子现金的脱机交易,同时利用映射Token实现了多层次安全管理及多场景的安全隔离管理,安全性及体验性得到了大幅提升。2016年2月,ApplePay在国内推出后,市场反应超出预期,再次引发了市场对于NFC支付的热度,发卡量及交易量远远超出前期产品,同时三星、华为等手机及可穿戴设备厂商纷纷跟进,推出全终端模式的移动支付产品,从2月至9月,SamsungPay、HuaweiPay、MiPay陆续上线发布,商业银行自主模式的HCE产品也发布上市,同时其他手机厂商、硬件商以及运营商也在开发相关产品。
(2)正面交锋主动布局二维码支付
随着市场二维码支付的不断升温和监管政策的逐步清晰,商业银行及银联在积极发展NFC支付的同时,开始主动布局二维码支付,与第三方支付机构正面交锋。
经过多轮调研及内部充分讨论,2016年8月支付清算协会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同年12月,银联正式发布二维码支付安全规范和应用规范,为商业银行发展跨行通用的二维码支付奠定了产品规范基础,主要商业银行陆续启动了二维码支付产品的建设并相继发布了相关产品。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相比,商业银行的二维码支付在产品功能上类似,支持B2C支付收单以及C2C的转账付款,同时覆盖正扫及反扫模式,商户侧完全复用现有的线下POS商户收单清算网络,实现了商业银行之间二维码支付的跨行通用。
随着二维码支付的持续升温,市场上出现了多家标准的二维码支付产品,银联及商业银行是一个标准,各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均是独立的标准,不同标准的二维码在系统接入方面提高了商户的门槛,在前台摆放等方面也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为降低商户接入成本,聚合支付应运而生。早期的聚合支付主要由第三方公司承担,产品模式主要是前端帮助商户将多码合一,为客户直接展示一个二维码,后端实现与多家支持二维码支付的机构接入,根据消费者使用的不同二维码支付应用,将交易路由至不同的二维码支付机构;商业模式上通过收取一定的收单手续费分润作为利润。为避免传统收单商户流失,维护商户关系,同时满足市场需求,商业银行也开始逐步开展聚合支付业务,为商户提供多二维码支付的收单服务。
二、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相比,商业银行在客户基础、市场优势、产品属性、经营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积极抓住移动支付市场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1.客户基础存在差距
经过多年的发展,支付宝、微信两大巨头已各自形成庞大的客户基础,单独某一家商业银行都无法与之形成竞争。截至2016年底,微信用户数已达8.9亿,微信支付的月活跃账户及日均交易笔数均超过6亿;支付宝用户规模达4.5亿。此外,支付机构的移动支付产品天然支持跨行支付,对客户的吸引力和黏性都优于商业银行。在客户结构上,其客户群也多为青年和中年等对于互联网金融接受程度较高的人群,活跃度要高于银行客户群。规模庞大的客户基础以及较高的客户活跃度牢牢把控了客户流量的入口,在当今流量为王的互联网金融时代,这成为了商业银行短期内难以应对的挑战。
2.失去市场先发优势
NFC支付以IC卡为基础,在产品上相比二维码支付模式较重,虽然清算网络、争议处理等规则可以完全复用现有银行卡的网络及规则,但最关键的商户侧受理环境改造一直落后于个人客户侧的产品建设,众多不同型号、不同程序版本的POS终端需要进行改造升级,再加上收银员以及商户的培训效果参差不齐,导致客户在不同商户不同POS终端刷卡时成功率一般,推广效果不佳。早期商业银行移动支付的发展重心主要在于NFC支付,2017年再次发力二维码支付时,较第三方支付机构已失去一定的市场先机。
3.强金融、弱场景的属性难以出现业务发展爆发点
银行的移动支付产品更加偏向于功能性,工具化性质较重,强金融、弱场景的属性导致难以出现业务发展的爆发点。第三方支付机构多是以场景为载体,将支付作为打通场景全闭环的关键环节嵌入,使得客户在场景下的使用全流程无断点,体验效果较佳。2014年推出的微信红包、2015年爆发的互联网打车,都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将支付嵌入场景的优秀案例,迅速提升了交易规模,也有效培养了客户使用习惯。
4.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不同
商业银行相比第三方支付机构,一是经营理念不同,对于监管政策更加审慎,创新的灵活性和突破性不足;对于风险更加审慎,为保障金融安全,风险的容错性低,业务和科技的敏捷性不足。
二是二者的经营模式不同。阿里、腾讯拥有电子商务、游戏、娱乐、云平台、物流、出行等多个行业板块,资本运作的模式可以使其通过其他板块利润补贴对支付进行不断的资金投入,支付更多地承担着拓展客户规模、提升客户流量的角色,而商业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其无法像第三方支付机构那样无约束地进行资金投入和市场拓展。
三、商业银行的思考与对策
移动支付业务规模的快速发展,背后其实是市场的快速变化,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思考,主动拥抱变化,以积极的心态与实际行动来应对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与挑战,适应市场的发展。
1.坚持移动支付的战略性地位,持续不断地加大资源投入
存、贷、汇是商业银行的三大基础业务,汇是根本。商业银行尽管目前在移动支付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但仍需要从战略角度把移动支付作为长期性、战略性、基础性的业务,持续不断地加大资源投入。
2.坚持大胆进行创新探索,以支付为纽带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支付是客户意愿最真实的表达,是串联客户综合服务的有效切入点。对于个人客户,商业银行可以将支付与消费金融、理财服务、个人信用等有机结合,例如支持客户在支付时使用信贷额度等;对于商户客户,商业银行在现有收单服务的基础上,可以纵向整合多种收单工具,提供聚合支付服务,同时配套提供一站式的接入服务、统一的对账服务、多维度的统计分析等增值服务,满足商户多样化收款的需求,降低其接入的成本及门槛。
3.坚持将支付与场景紧密结合,提升支付综合价值
能否嵌入场景是影响移动支付活跃度的重要环节,场景对于支付至关重要。场景建设可通过三种方式,一是可以自建场景,主要是通过围绕客户需求设计新的场景,如2014年春节爆发的微信红包、2015年兴起的网上约车都是自建场景的典型案例;二是融入其他场景,主要是将低频的金融服务融入现有高频交易的场景,如将跨境支付服务融入“海淘”、出境游的场景;三是整合外部场景,通过平台化的策略将外部现有场景进行整合,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复杂的金融服务,有效融合并匹配场景需求。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场景建设,并将支付有机嵌入,实现场景下全流程闭环的良好体验。
4.坚持安全与便利的平衡,持续优化客户体验
客户体验的便捷性与风险管理的安全性需要统筹平衡,二者不是对立的,客户体验的提升不应以降低风险管理的安全要求为代价,同样,提高风险管理安全要求也不应以降低客户体验为代价。风险管理应是无形地藏于客户体验背后,对于客户体验而言是透明的。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构建并不断完善事中监控模型,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高风险客户、高风险交易进行筛选、甄别、预警,再通过事后的跟踪反馈持续学习优化模型,并辅助必要的风险处理机制,实现前端极致的操作体验与后端严格的安全管控相结合,达到客户及银行对于安全与便利的平衡要求。
移动支付市场仍处于蓬勃发展之中,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也在不断更新迭代,未来市场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各种可能。只有尊重市场规律,以客户为中心,积极思考,踏实行动,才能为客户提供更加贴心的产品与服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