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生鲜电商许鲜进入清算环节:是什么摧垮了它?

电商
2017
07/05
03:50
分享
评论

  生鲜电商许鲜倒闭纠纷持续发酵。7月3日,许鲜内部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许鲜已进入清算环节,有部分员工被堵在了许鲜的仓库内。截至目前,许鲜线上系统已经瘫痪,自营门店开始闭店。从最初用自提、低价等噱头打开市场,到如今传出供应链断裂、融资失败等消息,许鲜演绎了一场生鲜电商由盛而衰的发展历程。纵观生鲜电商行业,供应链断裂、融资失败已然成为致命点,各大生鲜电商平台惟有寻求“变法”才能破局。

系统瘫痪蔓延至线下

就像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一样,许鲜的纠纷接二连三地上演。从线上蔓延至线下,从系统瘫痪至门店关闭,再到会员金额被无故清零,有关许鲜的危机愈演愈烈。7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多位消费者处了解到,许鲜已经将会员账号内的余额清零,即使显示退款,消费者也一直无法收到返还的金额。许鲜微信客服则称,许鲜App中的余额会返还至会员原支付账号,而官方从未对外公开发声解释上述原因。

在余温还未消退的“6·18”大促期间,许鲜刚刚通过“买储值卡赠会员”活动吸纳了一笔资金。根据许鲜官方微信号“许鲜”和“许鲜优品生活”显示,在6月16日和17日,两个微信号陆续推出充值业务,买储值卡赠会员,充200元至1000元送1至12个月的会员。很多消费者反映,自己正是因该活动办理了储值卡,存储金额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而成为许鲜会员后,产品单价仅低于原价1元左右,如今储值卡也已经被清零。截至目前,许鲜只有“全国送”业务正常运营,仍可以为下单的消费者配送水果,但品类有限且配送速度明显放缓。

在此之前,许鲜已陆续关闭自营门店。6月30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许鲜位于建外SOHO的许鲜up优品便利店已经开始甩货准备闭店。店门口贴出“全部半价”的通知,店内仅剩少量零食,已不见许鲜平台主要售卖的水果品类,大量商品从展柜撤下摆放在地上,展柜几乎空置。该门店的工作人员对北京商报记者称,接到许鲜总部通知,门店因为装修即将关闭,30日是最后一天营业。至于何时重新开业,该店员表示不清楚,总部没有细说,只是让等通知。7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再度来到该门店发现,门店大门紧闭已经上锁,店内所有的货架均被清空。许鲜自线上系统瘫痪后,危机不断升级。

供应链与融资断裂

生鲜电商的运营一直环环相扣,从线上系统持续瘫痪,到线下自营门店开始闭店,种种现象折射出许鲜当下的艰难处境。虽然许鲜系统从6月28日瘫痪至今,官方一直不曾对外公开发布声明,有媒体报道称,许鲜CEO徐晗表示公司并没有倒闭,属于正常的业务调整。但有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许鲜供应链断裂,难以支撑当前业务,是许鲜此次事件的导火索。上述人士还表示:“许鲜80%的水果都来自新发地,只有少部分是原产地直采”,能否搭建优秀的供应链体系,影响着生鲜电商的定位以及产品的品质。

而供应链断裂的背后又与融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目前的生鲜电商来讲,仍旧需要通过不断地融资进行造血,以获取更多的市场话语权。据公开资料显示,许鲜从2014年创立至今,公开的融资记录有两轮,2014年9月获得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2015年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但具体金额均没有公开,此后许鲜也没有对外宣称新的融资计划。而活跃的生鲜电商则不断融资,今年1月,每日优鲜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去年11月,易果生鲜完成5亿美元的C+轮融资,双方将融资投入到完善供应链、建设物流团队、引进人才等方面。融资能力映射着电商平台的造血能力,毕竟烧钱又难盈利的生鲜电商仍旧需要庞大的资本做支撑。

一位不愿具名的生鲜电商创始人对北京商报记者称,融资仍旧是生鲜电商求发展的最直接方式,只有融资进行到C轮以后,平台才会达到一定体量,才可以逐渐放缓融资速度,如果A轮融资结束后一直没有更新的融资状况,意味着资本方不看好团队和经营模式,随着生鲜电商入局者增加,以及资本方经历了O2O从兴起到骤冷,对生鲜电商的投资已经变得更为理性。

该创始人强调,对于初创项目,效率是投资方衡量价值的标准,平台能否在采购端、仓储端、配送端、流量端等方面提高效率,不断降低损耗、降低成本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才是平台获取资本青睐的关键。“如果平台难以提升效率,资本的热度就会降低,项目自然要戛然而止。”上述人士强调。因此供应链断裂、融资失败是压倒许鲜的最后一根稻草。

自提模式难复制

对于创业公司,融资是一张晴雨表,能否拿到融资以及融资速度的快慢,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市场的认可度。与其他生鲜电商相比,许鲜的自提模式多少有些“个性”,在生鲜配送尚无规律可循的2014年,许鲜的确用该模式成为行业热议的焦点。

一位投资界的人士表示,在生鲜电商冷链配送尚处于初级阶段时,许鲜的提货点的确对资本有很大的吸引力,一度被认为可被复制,以此解决生鲜电商的配送难题。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也认同上述观点,称许鲜开创生鲜的自提模式在当时的确有较高的认可度,但随着近几年O2O服务不断下沉,消费者更青睐上门配送服务,同时生鲜电商逐渐完善冷链配送体系,物流“最后一公里”也不再是短板,生鲜配送成本、折损率随之降低,配送模式也就成为生鲜电商的主流,自提模式反而增加了消费者负担。

门店自提业务并非完全行不通,随着实体店面升级,果多美和百果园纷纷触网,并即将开通门店自提服务,意在打通多渠道经营。中国电商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称,全渠道是生鲜电商发展的必然趋势,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可迅速补足渠道间的短板。但许鲜在线下渠道的自提模式,从校园复制到超市、便利店、报刊亭、网吧等原有线下店时,则困难重重。一位生鲜电商创始人对北京商报记者称,自提模式在校园的确可行,但难以复制到校园以外的地区,一方面,校园的人口密度高,相同范围内市场消费力度强;另一方面随着提货点走出校园,客群开始出现差异,客群对商品的品类、价格的诉求不同,商圈与社区的人口密度低,对布点的要求变高,也增加了许鲜自建提货点的运营成本。

生鲜电商频繁死亡

或将倒闭的许鲜,只不过是成为了死亡生鲜电商名单里的新成员,进入2016年,无论是市场加速淘汰还是资本更为理智,一大波生鲜电商进入了死亡的快车道。据不完全统计,2016-2017年,已有如鲜品会、菜管家、美味七七等14家生鲜电商企业陆续倒闭,纵观这些倒闭的平台,融资断裂几乎是共同因素。

2016年4月,上海本地生鲜电商平台美味七七宣告倒闭,这家曾经获得亚马逊中国2000万美元入股的明星创业项目,并没有熬过瓶颈期,最终死于资本断裂。美味七七为提升平台的服务质量,一度尝试自建网点和仓储,并推进“1小时速达”服务,消耗了美味七七在原有供应链和毛利的优势,最终被亚马逊和其他资本抛弃。同年7月,生鲜电商青年菜君也因投资人“跳票”导致融资未到账,致使资金链断裂,公司资金无法周转,平台被迫倒闭。青年菜君融资履历同样光鲜,2014年获得梅花天使创投和九合创投的1000万元A轮融资, 2015年完成包括真格基金在内的数百万美元融资,最终同样因高成本难盈利成为资本的弃儿。

如今,生鲜电商已然是冰与火共存的地带,各梯队的生鲜电商都在寻求更强大的资本后台,不断分割生鲜电商市场,易果生鲜、每日优鲜、天天果园、我买网分别投靠了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和百度,以获取更多资本与流量的支持。天猫、京东综合性电商平台也加速切入生鲜市场。而刚入局的生鲜电商则寻求更为垂直的发展模式,例如首农电商、果时汇标准化了宅配市场,定制高端和精品的产品路线。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生鲜电商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3月9日消息,昨日发布了《女神节男性送礼热门商品》。拼多多显示,3月开始,男性消费者平均订单增速超过女性消费者近15个百分点。该榜单还对3月以来,男性消费者涉及 礼物 女性 等
电商
阿里还是那个阿里,只是那些即将成为富翁的阿里人成为了真正的富翁,另外,困扰阿里的控制权之争也终于得到了妥善解决,不过,我认为对于阿里来讲最主要的是在集中精力完成了上市之后,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开始关注下一步的发展了。
电商
天猫、淘宝总成交额达到1682亿元,京东商城累计下单金额超过1271亿元……刚刚过去的“双11”又一次刷新纪录。中国网络商业的年度盛事,好似一面
电商
宣传“专注商品质量”,却屡屡出现问题 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总局关于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三只松鼠赫然在列。其生产的开心果,霉菌检出值为70 CFU/g,
电商
零售界的 “网红”盒马搭台,拉来十几家传统地产商,办了一场颇有些声势的商业地产峰会。
电商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