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街电一用组数据吸引了所有从业者的目光:截至2018年3月,其用户已经突破6000万,日订单峰值达120万次/天。
2017年3月,街电用户量迈过了100万的门槛。随后,这个数字实现了几何级的裂变:从7月的800万,9月的1500万,12月的2800万,再到今年3月惊人的6000万,一年间,街电的用户数扩张了整整60倍。这意味着,街电本身就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对任何一个互联网平台来讲,这种量级的增长都堪称现象级。而在租借收支上,街电现金流已经为正,部分城市开始盈利,拥有充沛现金流和雄厚资金储备。
这得益于共享单车更加多样的使用场景。由于人们日常出行的特点,共享单车的使用场景基本集中在街边。过于单一的场景,很难激发海量用户的价值。人们在使用单车的时候,也很难衍生其他的消费需求。从这方面来看,共享充电宝甚至具有共享单车不具备的优势。
与共享单车相比,街电的使用场景可谓相当多元化。继餐厅、商场、办公楼宇、文娱休闲等众多消费场景之后,街电的铺设战略开始向高端场景迁移,主力布局机场、高铁等高消费能力人群聚集地,进一步扩大领地。这意味着在市场前景上,共享充电宝将是一个近百亿规模的市场,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而场景的多元化,不仅扩大了流量大盘,更可以通过场景区分消费者画像,分辨用户中间的高净值人群。街电董事长陈欧认为,共享充电宝满足 刚需、高频、用户量大 的特点,未来将会成为水电煤一样的基础需求,是绝对的优质线下入口。
可以想象,以场景为导向的街电,在提供基础的共享服务之外还将展现出更多的深层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