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消息,Uber亚洲业务正在全面撤退,自出售中国、俄罗斯业务后,Uber的东南亚业务也卖给了Grab,印度业务或也将出售给本土网约车Ola。Uber扩张战略开始持续收紧,原因或在于减少烧钱亏损,以谋求上市。而在Uber业务撤退的背后,其新晋股东软银集团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Uber于2013年在印度开启业务以来,与本土竞争对手Ola上演烧钱战。相比之下,Ola市场业务处于上风。数据显示,去年12月,Ola获得了56.2%的市场份额,而Uber在印度获得了39.6%的市场份额。目前,Ola覆盖了印度110座城市,而Uber只覆盖了31座城市。然而烧钱战对任何一方都是重负。Ola发布的财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3月,该公司税前亏损达到了3.55亿美元。作为Uber、Ola和Grab的股东,软银集团或许会像Uber与Grab的交易一样,推动Uber与Ola的和解。
此前于3月26日,Uber正式退出东南亚市场,接手Uber东南亚业务的是当地最大的竞争对手Grab。对于业务出售,Uber并未公开交易价格,但根据公开信息,Uber将获得Grab27.5%的股份,其高管也将进入Grab董事会。同时,Uber在当地的外卖业务UberEats或也将归属于Grab。除了东南亚和此次传言的印度市场,Uber还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出售了中国大陆地区业务和台湾地区业务。
2018年1月,Uber披露,2017年净营收为75亿美元,亏损45亿美元。按照新任CEO达拉 科斯罗沙西的计划,Uber有可能在2019年进行IPO。由此可以看出,Uber在亚洲市场的大撤退,或许是为了甩掉亏损包袱,以谋求上市。除了打车业务,Uber还在发力食品运输、货物运输、自动驾驶汽车等业务。其中,截至2017年10月,在所有展开食品配送业务的165个城市中,Uber已在近40个城市中盈利。多元业务发展对Uber来说,有利于在上市进程中,吸引更多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