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引领世界共享住宿潮流,到为了“本土化”不断调整在华的进攻战略,如今的Airbnb已然失去当初闯荡江湖的锐气。从Airbnb近日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来看,Airbnb或许已经进入发展的瓶颈期。
风光不再
日前,美国短租平台Airbnb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Airbnb第三季度净营收同比增长一倍,继续保持盈利状态。不过据摩根士丹利此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基于对美国、英国、法国以及德国的4000名用户的在线调查,发现这些用户在Airbnb平台上的预订频率出现下滑。
报告分析称,Airbnb的品牌认知度已经将要触及天花板,继续增长的空间恐怕不大。据其预测,未来Airbnb使用率可能会持续低于预期。总体而言,Airbnb在美国和欧洲的使用率增速已经出现了放缓趋势,同时未来的发展情况也并不乐观。
屡经波折
一方面是美欧市场失去了往日的强势,另一方面,Airbnb在中国市场也面临多重波折。
11月8日,Airbnb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Nathan Blecharczyk宣布Airbnb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并公布了设立本土客服中心,扩大本土布局,量身打造出境游定制服务的三大战略举措。不过在这些攻势凶猛的战略背后,却是Airbnb略显尴尬的处境。
从2015年正式宣布进军中国市场以来,Airbnb在短短2年间已经经历了6次针对中国业务负责人的人事调整,频繁换帅的做法饱受业内诟病。而现今的负责人Nathan并不常驻中国,有人猜测Airbnb此前着力打造的本土化战略或将面临考验。
此外,国内短租市场群雄林立,途家、小猪短租等本土品牌也陆续展开阻击Airbnb的攻势。在国内房源难以追及对手的劣势下,Airbnb的对华扩张举步维艰。未来随着途家等品牌逐步加速海外市场的扩张,Airbnb无疑将遭到更为严峻的反攻。
问题频出
市场受困的问题是其次,频频发生的问题也严重打击Airbnb的用户体验和口碑。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显示,消费者们对隐私和安全性的担忧却与日俱增,是进一步阻碍Airbnb增长的原因之一。此前媒体曾多次报道过Airbnb租客毁房、房主偷装摄像头等事件,暴露出Airbnb在监管上存在漏洞。
业内人士表示,Airbnb作为租房平台,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没有实名认证,押金制度也形同虚设,更多只是依靠个人诚信来维系,这在安全保障方面埋下不少隐患。这样的模式在国外或许颇受欢迎,但在国内仍需要进行本土化调整。不过就种种事件来看,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Airbnb在安全保障方面已经响起警钟。
尽管目前在国际短租市场上,Airbnb仍然占据行业龙头地位,但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Airbnb发展或许已经遇到瓶颈。如何走出瓶颈,重振雄风,Airbnb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