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外卖行业风波不断。继此前百度外卖将代理商打包送给饿了么惹争议,饿了么也陷入 “代理商维权风波”。一将功成万骨枯,在外卖企业逐步建立起“王朝盛世”的同时,不少代理商则往往沦为牺牲品。
11月6日,多家饿了么地级市独家代理商聚集在饿了么上海总部维权。据知情人士透露,饿了么在合同未到期的情况下,以未完成KPI为由,将部分代理商纳入直营体系,并清退独家代理权限。这种做法直接激起众多代理商的不满。
据《电商报》记者了解,饿了么业务所覆盖的城市当中,有部分属直营体系,还有部分则授权代理商运营。此次维权者均为三四线地级市的饿了么代理商,主要负责饿了么在当地的市场拓展、配送员管理等相关工作,目前在补贴商户红包、线下活动、骑手工资等代理业务上的资金投入已达200万元左右。倘若在合同到期之前遭到清退,前期投入的资金也无疑将血本无归。
有代理商表示,饿了么总部每月会制定KPI指标,若不能完成将依照合同流程进行清退处理。但现在每个月的KPI指标都在不断递增,代理商投入的资金和精力也越来越多,一旦被清退则前功尽废,这是他们选择维权的原因。不过目前该说法暂未得到饿了么官方证实。
近段时间,外卖行业代理商的权益问题引发业界关注。此前媒体曾报道,百度外卖在被饿了么收购之后,在代理商不知情的情况下,以整合外卖平台的中心资源为由,通过授权书将部分签约商家移交至饿了么,其中不乏当地代理商签约的独家商家。由此直接造成全国各地代理商在所属代理区域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下降,这些代理商前期投入资金抢来的市场份额也打了水漂。
即使在美团外卖,代理商的日子也未必好过。今年7月,美团因“清真双箱”风波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一度面临遭用户集体卸载、刷差评的危机。此后美团官方微博发布回应称,此举是甘肃地区的代理商擅作主张,私自制作了“清真”配送箱和宣传扇,但并未解释此前APP上线“清真”频道的原因。有评论认为,美团这则回应明显是避重就轻,回避了自己制造营销噱头的责任,却将锅甩给代理商。
目前,经过数天谈判后,饿了么总部表示已制定三套解决方案,但代理商表示,三套解决方案仅为口头传达,并未收到相关文书。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这次代理商们的维权还将持续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