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据媒体消息称,uber CEO卡兰尼克宣布暂时离职,归期未定,将休假一段时间,以缅怀最近过世的母亲和弥补在领导能力方面的缺陷。机哥看到这样的原因也只能呵呵了,后面真实的原因还有待确认,也不排除资本排挤的情况。
同时,卡兰尼克几个亲信的职务也被解除。卡兰尼克表示:
如果“Uber 2.0”想要取得成功,那么我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要建立一个领导团队。如果我们要做好 Uber 2.0,那么我就要选做好“特拉维斯 2.0”,成为一个公司需要、也值得你们拥有的领导。
这下好了,Uber作为曾经估值超600亿的独角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CTO、COO、 CFO,又失去CEO的公司了,这是要逆天的节奏啊!
曾经的680亿到底值不值?
Uber作为共享经济的开门者在2016年有680亿的估值,这曾经也是轰动一时的新闻,680亿的庞大数额难免会让人觉得疑惑,一家不关心道德行走在灰色地带的公司凭什么值这么多钱?
Uber成立之初,解决了美国出租车必须要有牌照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在美国,只要有人在路边招手,你停车载他并收费,这就需要牌照。但Uber做了一个APP让用户在手机上预订车辆,并没有“在路边招手,你停车搭载他,并收费”,所以也就不需要牌照了,这无形当中也就拥有了巨大的潜在市场,也是美国全新的出租车运营模式,打开了美国出租车的新局面。
其次,Uber用了最少的车能够最有效率的满足全城人的需求,这也是Uber的一个首创,算的上是当时的独家技术。Uber比传统出租车更市场化,Uber 的出租车比普通出租车贵不少,但用户依然愿意付费,这就说明解决了真实需求。很多时候,如果你打不到车又急需打车,你是愿意付更高价的,但传统的出租车生意做不到这点。
最后,或许Uber最值钱的地方还是在于它的数据积累,通过后台统计出来的全城人流和车流的数据,也许在投资人眼中能产生一定的价值。
以上说的只是2009年成立之初没有竞争力的情况下Uber开创了新局的行业优势,但这不代表着其市值真的有680亿,当时宣布估值价以后,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著名估值专家Aswath Damodaran直接抛出重磅炸弹,说Uber远远不值这个数儿。据他缜密的调研结果,Uber估值仅仅234亿美元,仅仅是680亿的三分之一而已。
Aswath教授还强调说,当时全球的出租车市场价值1000亿美元,Uber占比其中约10%,也就10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更别提,这1000亿美元市场有一半都在中国,而Uber当时在中国的份额并不高。显然这680亿的估值后面有多少的泡沫,这也是为什么Uber迟迟不上市的原因,因为一旦上市,就暴露了。
上市后的市值和上市前比差到了天上地下。所谓的“独角兽”、“巨头”,毕竟都是传说中的动物,它到底值几个钱,没人能知道,估值说了也不算。
在最新数据显示,Uber在2017年的第一季度亏损资金达到7.08亿美元,2016年Uber营收65亿美元,平台交易总额达到200亿美元,净亏损达到28亿美元。这样的数据,也很难再让投资者信服,公司的市值也下降到500亿美元之下。显然Uber的亏损也是越来越大。
Uber似乎一直都生活在童话的幻想当中,童话里的Uber好像是无所不能、无处不在,如果真像童话里那么强大,它当然值很多钱,但是歌曲里面不都告诉我们了吗?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Uber何以平天下?
今天又有消息称,七成Uber 员工仍不相信公司文化会变好,三成准备离职。可见Uber 早已失去民心,Uber也在网上被网友调侃称是“作恶的现实教材”。
我们都知道,Uber一直都是丑闻不断:
2009年,卡兰尼克在没能拿到相应的许可和执照,也并不满足出租车营运规定的前提下就标榜UberCab(后更名为Uber)是一家新的出租车公司,并在政府阻止之前已经铺开宣传,大肆扩张;
2015 年,苹果 CEO 蒂姆·库克(Tim Cook)找到卡兰尼克,批评卡兰尼克窃取 iPhone用户数据,并欺瞒苹果工程师,并说倘若 Uber 不停止这些行为,将把 Uber 从苹果下架。卡兰尼克很快做出了妥协。
今年2月,Uber 一名员工公开公司内部的性骚扰事件,震惊了科技圈。
3月份,《纽约时报》曝光 Uber 采用 Greyball 技术,欺骗执法部门;
近日,伦敦发生恐怖袭击,人群疏散时候,Uber 依然采用了“峰值加价”策略,这被指责为趁火打劫;
四月,媒体曝光 Uber 在 Lyft 中植入间谍程序,设法从 Lyft 那里拉走司机,获取更多的订单。
受各种丑闻的影响,当然会引起顾客和司机的流失,高层团队的动荡。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Uber的形象从此崩塌。顿时一个每年烧掉数十亿美金拥有上百亿订单的公司,突然站在了消费者的对立面,失去了所有的依靠。
似乎,Uber必须要通过重塑企业文化,才能缓解这一系列危机了。那么问题来了,同样一套企业文化,为什么可以引导着Uber逐渐发展壮大,却无法和Uber共享荣耀呢?
Uber变质了的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要走得更远,除了有好的产品和管理模式以外,企业文化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点。一直以来,Uber的服务一直受到人们的好评:速度快、价格低、质量好。每个人都在感慨其带来的生活上的便利。
但因为一些列的丑闻,今年2月份的性侵事件也成为了导火索,使得Uber 遭受了一次大规模的抵制行动,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是因为它的商业模式,更是因为它备受争议的企业文化。
Uber内部的男权主义严重这个事实大家都已经不明而立了。另外,Uber将自身定位是传统出租车的代替品,但却逃避道德与法律层面上应该担起的责任。因此,Uber在公关部门、广告和法律费用上,投入了非常大的比重,自然而然的,它能给予司机的待遇就要大打折扣了。
一点小善心可以带来大回报,而Uber却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不肯对自己的司机好点,这也导致了平台上司机的大量流失。不懂得站在道德制高点只会野蛮暴利的公司形象注定没有好的未来。
结语
在共享经济盛行的今天,自Uber推出中国市场之后一直萎靡不振,同样的低价高速扩张的方式成长,也同样的共享经济的独角兽,Airbnb却成了世界的宠儿。而Uber却成为了人们眼中野蛮暴利的形象。
卡兰尼克个人的离开可能会为Uber暂时失控的局面稳定下来,但除去企业文化等因素,Uber的商业模式依旧有很多的硬伤,未来,Uber的发展也依旧面临着诸多的挑战。至于Uber自身的企业形象真的是卡兰尼克的去留就能决定的吗?在机哥看来,其实也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