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写了《为什么这么多人 黑 阿里》,传播效果不错,有人也在后台问, 那小米呢 ?我在知乎上曾回答过一个问题: 为什么这么多人讨厌小米和雷军?又为何有那么多人喜欢 ?
索性把答案做下扩展与延伸。
另,我曾写过的 这世界是灰色的,立场即真相 。 立场即真相 的哲言,源于魏武挥老师。
总结起,无论是阿里、百度、小米等公司被 黑 ,其实都是正常的,两句话:1、誉满天下,谤亦随之。2、立场即真相,自由市场是有竞争的,自然也就需要舆论,自然也就有唱红的,也有唱黑的,媒体是依附在各种产业之上的利益博弈公器,红也好,黑也好,都是市场需要。
首先要意识到的是,企业也好,个人也好,都不是人民币,不可能人人喜欢。
誉满天下,谤亦随之 ,背后,其实是一个数量级的道理 这个道理其实跟 免费经济 一样。互联网免费经济学,两点:1、羊毛出在猪身上,交叉补贴,2、增值服务。第二点,增值服务其实就是一个数量级的游戏,传统商业囿于空间,用户再多也是万级别的,互联网公司无边际,用户甚至可以到亿的级别,按照1%的付费用户来算,传统商业100万中,只有1万,但互联网1亿中,却能有100万。这是互联网公司 免费经济 的底气,说到底就是数量级。
微博上为什么淘宝的投诉会比一些小电商多?喜欢淘宝的人很多,不喜欢的也很多,淘宝注册用户假设4亿,哪怕1%的人不喜欢,也有400万的人数。事实上,坏消息永远比好消息传播多,400万人的反对声音集中起来,就很可怕了。同理,小米与雷军,如果寂寂无名,或许就不会有喜欢的人很多, 黑 的人也不少。譬如,某些山寨手机公司以及老板,几乎恶俗炒作,也很少人去骂,因为大家不会关注他。
关注即生产力,关注即经济效益。任何公司,一旦成势,被公众关注,便会有好,也有坏的声音,谁也避免不了。哪怕只是1%的人。
其次,唱红也好,唱黑也好,这是市场需要。这世界是灰度的,阴阳平衡。只要有竞争,便需要左右舆论与人心,所以,任何公司都会被黑到,不止是小米,也有华为,三星。
企业经营也好,或者说品牌的目标是攻陷消费者大脑,植入企业的品牌理念,所有品牌的潜台词都是:市场只分我和其他,选我吧。你看即便是罗永浩的锤子,手机刚出来,也会傲娇地宣称: 东半球最好用的手机 ,且无论该论断真与假,或者是罗永浩发自肺腑地信奉着自家孩子自己爱,锤子的潜台词也是: 手机分三种,苹果、锤子以及其他 。
企业品牌的诉求是如此,在这个开放自由的市场经济中,必然有竞争,竞争也就需要企业之间相互斗法。更何况,企业间的竞争PK,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人民群众看着企业竞争的时候,也就不知不觉中,站了个队。
所以,当华为任正非买下《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的版面投放广告时,即便任正非说,这个广告是要告诫华为员工的,我们依旧会看到有人会雄辩滔滔,奋笔疾书,写下《任正非打了谁一个大大的耳光》。华为一个日常广告,最终演绎成任正非打了小米一耳光,并顺理成章地给小米贴上 机会主义者 的标签。
企业的终结目标是,在消费者大脑里植入 市场只分我与其他 ,但宣传策略上,多少会有些保守 就像罗永浩与锤子手机那样的,没有底气,或没足够的傲娇资本前,会恰当的改下潜台词,于是有了 东半球最好用的手机 。企业品牌要回答, 究竟什么令你与众不同 ,在传播策略上则是:如果不能与之PK,至少也要贴着大品牌传播。这叫 碰瓷式传播 。
碰瓷式传播 我们在之前讲过,京东紧贴阿里的传播方式,其实在手机圈,这种方式更为常见。譬如,苹果在手机圈是神一样的存在,于是乎好一点的品牌,都会拿苹果来刷存在感,找传播热点。经过几年功夫,尤其在社会化营销的不错成绩,小米俨然成为苹果之外,手机公司又一个 碰瓷式传播 的对象。
所以,你会看到,酷派之流会选一些模特或show gilr,跑到小米公司楼下摆着姿态挑衅。这便是最典型的 碰瓷式传播 对于酷派来说,小米接招,可以炒作话题,即便是不接招,也可以宣称对方胆怯。所以,你也会看到,许多创业不久,或者传统手机推的互联网手机,都会要么信誓旦旦地宣传 要做又一个小米 ,要么会说, 我们不屑做小米 。
且无论被 黑 背后是否有足够的利益驱动,只要人民群众也永远喜欢看热闹,存在市场竞争,任何企业被 黑 其实都是难免的。只不过,昨天你碰瓷他人,今天就会他人碰瓷你。
在近期黑小米的一些言论中,主要集中两点:1、期货手机,饥饿营销。2、小米毁行业。
期货手机、饥饿营销,滥觞于米2发布前,始作俑者是周鸿祎,那时候360还在捣鼓着 360特供机 。所谓 期货手机,饥饿营销 的标签,被贴上之后,一直很难摘掉。这里面,其实有些歧义之处,当然,公众其实就是情绪的集合,即便再如何解释,其实也是很难切割掉。
所谓 期货 ,百度百科里写到:交易双方不必在买卖发生的初期就交收实货,而是共同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候交收实货,因此中国人就称其为 期货 。也就是说,期货不是真的货,而是交易合约。倘若按照严格意义来说, 期货 与 手机 两个词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
又譬如 饥饿营销 , 饥饿营销 背后,其实说到底是产品产能有限供不应求。小米今年上半年出货2611万部手机,挤进前三甲,它的出货能力,其实也是不言而喻的, 期货手机、饥饿营销 的骂名也是不攻自破。退一步来说,任何企业都是想着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换做我是雷军,也大可不必顶着 期货手机,饥饿营销 的骂名吧?
善于挑弄公众攻击性情绪的都是腹黑高手,公众对于 新贵 吐槽的心情不过是下雨天大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吐就吐了,徒娱乐耳。所以抛却水军,抛却僵粉,抢购未得的或是闲人吐槽一两句也是正常,却也不值得太认真了。
小米毁行业 一说,源于近期小米手环的风波。
小米手环定价79元,用户一片叫好,同行业者一片骂声。骂的人无非是说小米破坏规则,伤害同行。事实上,如果小米进入手环这个圈子,依傍如此丰富资源(品牌、人力、物力)还没法趟开一条路,那么这个行业确实没成熟。那些骂小米的人,不妨等着看小米是不是要做炮灰呢。如果小米成功呢?像小米盒子的成功一样,也只是会教育市场,把市场做得更大,要知道小米盒子出来之后,人家深圳山寨盒子可是乐坏了,出货量倍增百倍,摆脱了 硬盘播放器 的山寨气息。
所以说,摸把一些玻璃心的创业者吐槽真当成了全行业的声音 他们还不如真正的山寨业者们来得耿直实在不矫情。是想做高冷状年售数万台,每台千元,还是年售数十万抑或百万,每台百元?只是后者更辛苦而已,所以所谓吐槽背后往往还藏着懒意。
如果真有本事,真是高冷,不妨做个小而美,不必尽学当年手工纺织行会砸机器的派头嘛。
忍不住讲两则小八卦。前些日子Broadlink勃然公开骂街,Bong款款指桑骂槐,其实都不尽然。我从投资人圈所得消息说,小米和Broadlink的合作从开始就只谈第三轮公测,全程都未有任何书面协议,甚至连保密协议都没有,若是真如Broadlink所言,此言承诺重重又怎会如此?至于Bong手环,小米的确约谈过投资话题,但小米期望Bong能把手环价格做到百元之内,高冷的Bong创始团队首领DAYU予以拒绝,后来小米找到了更有智能设备基础的智器,而智器的决心令人吃惊 他们终止耕耘多年的平板业务,全力投入手环这一款产品,你说Bong该怨谁?
参差多态是幸福本源,但某一态指责另一态的存在,看上去怎么也有点站不住脚。
最近业内喷小米 毁行业 的声音颇有一些。但是,是毁行业还是捧行业?更多不是看口水,而是看实绩。遥想当年小米盒子甫一发布之初,深圳山寨盒子界大喜过望,周出货量暴增数十至上百倍不等,无他 消费者培育之功也。
换句话说,企业之间竞争,无非要么给用户更高的溢价,要么就是给最好的性价比。倘若自身产品不给力,价格还贵,反倒是指责其竞争对手性价比高,这种观点着实有些说不过去。
我的朋友王长胜同学前些日子有个挺有意思的论调,说小米为什么招人恨?理同有钱、有漂亮女朋友、受人欢迎的 学霸 自然招人恨嘛。
或不尽然,但的确有意思。
好吧,写了这么多,有点乱。文末,还是说一些其他的。
企业还是要更冷静的姿态对待批评。小米短短几年能有这样成绩,自然是奇迹,小米员工也好,米粉也罢,骄傲、自豪,是应该的。只不过,面对外界的质疑,需要更冷静的姿态,倾听。
玛丽莲 梦露还说过: 如果你不能忍受我最坏的一面,那你就无法得到我最好的一面 。
舆论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