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科技公司崛起时,人们以为这些公司与过去的垄断石油等基本生活资料的行业巨头不一样,他们为人们沟通提供了便利性,弥合信息鸿沟,打破原有的垄断,建立了新的商业规则。
但现在,我们在担心科技公司的垄断,甚至不确定新的独角兽出现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互联网下半场的机遇何在,新的独角兽会出现么?
技术继续渗透生活
互联网还没有开始,互联网等地球上的每寸地都被互联网覆盖的时候,互联网才真正开始,所以未来还需要很多时间。 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说。
不过回首过去20年间,技术已经带来了足够让人们惊讶的改变。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土巴兔创始人兼CEO王国斌接受记者采访时做了这样的回顾:2000年最火的公司是新浪,用技术改变资讯;2003年左右是盛大,用技术改变娱乐;再后来有腾讯用技术改变沟通;阿里用技术改革零售。
技术会改变很多领域,这些领域都有机会出现对社会非常有价值的企业,而且我觉得这是符合发展、符合经济规律的。你在这个领域投入了最多的时间,未来会有回报的。它需要孕育的周期更长,但产生的能量也非常巨大,所以我觉得在轻的领域里面互联网技术是加,在重的领域互联网会是乘,需要的时间也更久,但绝对会厚积薄发。 王国斌说。
好未来教育集团总裁白云峰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则用16年的教育行业观察经验对未来的创新企业,甚至是独角兽的出现提出了期待。
他认为,第一代教育企业以运营取胜,本身不太可能通过兼并重组成为一家更加优秀的企业;第二代是以好未来为代表的企业,以研发作为驱动力。但在实际过程中,通过研发驱动一个企业的品牌和生命力的时候同样有边界,因此好未来不断在管理自身的增长情况下,通过投资去发现行业机会。
我觉得研发也是有自己垂直的壁垒和相对局限性的。但如果未来三到五年时间,随着行业升级,有机会从研发驱动的企业转化为数据和服务驱动的企业,我认为它就有可能真正实现教育行业的兼并重组,因为数据会使教育行业在底层能够实现用户数据的分发、个性化传导,并且形成核心的化学反应、联动的可能性,达到BAT的量级。 他说。
未来有没有以数据为核心的驱动力的企业出现,从第二代跨越到第三代的企业?
白云峰认为,在教育和科技这两件事情上都能够有足够多的积淀,并且能够把市场上最优秀的互联网人才做到最大限度的融合,这样的企业才有可能在将来成为教育行业的独角兽。
而这恰恰需要回归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战略壁垒。如今,资本已未必再是最重要的壁垒。
不是说你通过烧钱攒用户就能迅速转移。我觉得恰恰今天技术改变很多 重 的领域,没办法通过补贴去完成。比如说装修,二三十万的客单量,你补贴几百块钱、几千块钱,用户不会去选择、去改变。 他说。
以土巴兔为例,王国斌认为壁垒之一是构造了一张协同网络,用户和这些供给侧之间的互动也沉淀了大量的关系链。就好像微信一样,土巴兔把设计师、工人、材料商、物流公司都搬上了平台,让每个设计师和工人之间都有良好的对话基础和关系链沉淀,如果工人脱离这个平台,个人的效率就会降低,由此形成对服务供给方的黏性。
另一个壁垒就是数据。
过去装修公司没有IT系统,全靠人工沟通,而如今数据的沉淀对产业有极大的帮助,可以帮助厂家做好提前采购做好库存,带来效率的提升。他认为,创新起源于痛点,它的终点结果就是效率极大的提升,而不只是一点点。
独角兽名单里低频的领域,比较 重 的公司上榜的相对比较少。但这恰恰就是机会,因为技术一定是由轻到重地改变过来,先把我们最简单的先去改了,这也是门槛比较低的。 这是王国斌的答案。
价值观更重要
但在下半场,有些情况也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在王坚看来, 互联网的下半场是今天大的互联网公司杜撰出来的,是今天大的互联网的下半场,不是互联网的下半场。
例如,人们对互联网公司侵犯数据隐私和利用算法作恶的宽容程度正在降低。
回溯几年前,谷歌的 不作恶 (Donotbeevil)被科技创业者自豪地奉为圭臬,Facebook创始人马克 扎克伯格还在IPO招股书里附信说明公司的使命是 建立更加开放和连接的世界 (maketheworldmoreopenandconnected)。
可今天这些公司已经成为了新的垄断者,垄断了人们的时间、精力,甚至是人们唯一的信息来源。
这一方面是来自用户自身意识的觉醒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数据隐私,另一方面是政府的监管越来越严格。
我们可以看到技术的获取,还有信息的获取都非常发达,比起40年前,我们生态体系当中的一些不好的因素过去和将来都还会存在。我们可以让媒体不断地提醒我们有什么风险,但我们不能实现完美的平衡。 AltimeterCapital合伙人RamParameswaran是今日头条的投资者,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会对今日头条具体置评,但愿意从更宏观的角度表达立场。
毫无疑问,下半场的互联网公司如果想要晋身伟大公司的行列,就需要重新考虑他们的价值观,或者说使命和愿景下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