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CNNIC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104年1月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的规模达到了6.18亿,互联网的普及率是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高达5亿,而且还在继续增长当中,这无疑在无形中促进了各类手机端应用的发展。
在此当中,移动旅游市场首当其冲,热闹非凡,旅游类APP下载量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各大移动旅游运营商在这个时候纷纷为自己的产品上火添油,制造一切可能扩大影响,抢占还未形成固定格局的移动旅游市场,当中,艺龙 约架 携程的事件,给大众带来了新的谈资,当然,这是一场有资本的企业在无形中打起的价格战,我们笑笑也就过了,但在另一方面,这说明了各家的竞争逐渐偏向于白热化阶段,并且在2014年,这一现象也越演越烈。
携程在之前提出了 携程在手,说走就走 口号,从现阶段看来, 侧重的是满足游客线上交易的需求,把机票预订、酒店预订、旅游产品、门票、租车、社区攻略等服务整合,通过APP完成用户的订购,但这只是在一方面满足了游客的物质需求,从另一方面说,在游客的心理需求满足上是不达标的,游客出行的顾虑还是存在,如何消除游客的这些顾虑,真正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也许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
作为一名旅游爱好者,出行前要考虑各种问题,首先是预定服务,就像去哪儿、携程,都有一套比较完善的订购票系统,能足不出户就先解决了吃住行的终身大事,但是不得不说这也是有弊端的,网上的预定大多是有数量限制的,景点上的酒店,门票等没必要全部便宜卖给你,一旦满额,就是一件头痛的事,其次是线路安排,背包兔、百度旅行都有行程安排这一个功能,看起来好像很好,但事实上那只适合追求完美的完美主义者,像我这种懒散的人是没有耐心自己设置行程的,最后是解惑,蚂蜂窝、说走就走都有社交功能,只是区别在于一个是在线问答形式,还有一个是像QQ、微信的形式,相较来说后者好像更快捷,方便一点。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旅行社交的重要性了,旅行社交这个话题一直存在,尽管大家都看好,但是好像与想象中前景无限有着较大的差异,随着移动时代的到来,蚂蜂窝,去哪儿等都在有意识的做社交,其中分享类社交占了主体部分,通过游记、攻略、点评等凝聚用户,试图将旅游这种低频需求转化成相对频度稍高的需求,给用户提供消费决策支持,但是无形中似乎都忽视了旅行社交的根本-即时性,旅行中需要即时的了解所需要的一切,要是都火烧眉毛了还在等在线问答上的好心人能救你出水火,那是很不现实的。
旅游业是一个服务业,移动旅游是其变相不变质的形式,大多数人都意识到:做好旅游产品,最重要的还是了解用户的需求,之前看过一篇文章,称其为痛点,能更好的解决用户痛点的APP,才能真正被大众所接受,作为开发者没有站在用户的角度,凡事用 我觉得 的观点来对待,很难适用于用户这个大范围,为什么蚂蜂窝能成功?不是旅游爱好者大概很难理解那种迫切需要分享旅途趣事、心得的感受,SNS+UGC的结合,粘性与传播性的突击,调动了旅游爱好者的感官。为什么携程能被人熟知?究其原因还是它们重视用户的体验,解决了用户所需。为什么说走就走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就在于我前面所说的即时通讯。真正好的APP不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想当然开发的,需要踩中用户的痛点下手。
时代在不停的变革,用户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不会一直停在同一个水平上,而近年来移动旅游应用产品在数量上飞增,在质量上却没有跟上,市场上的产品缺乏创新,一个新概念出来了就都争相效仿,没有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产品也就良莠不齐,这是值得开发者们深思及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