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13日凌晨1点,苹果在新罗城总部Apple Park里的史蒂夫乔布斯剧院举办了盛大的秋季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全新一代iPhone 8、iPhone8 Plus,以及十周年纪念版iphone X,一同亮相的还有Apple Watch三代以及Apple TV 4K版。
在致敬iPhone面世十周年之际,苹果新品采用了不同以往的无线充电、AR、全面屏、Face ID等技术。纵观每年的新品iPhone,其一直都是手机厂商追赶的标杆,也是引领行业的风向标。那么,今年新品将给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带来哪些革命性变化?消费者又会不会买账呢?
iPhone X是主角
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的亮点不少。三款手机都支持无线充电,背面均为玻璃,iPhone 8是第一款为AR技术设计的手机,但本次发布会的主角无疑是iPhone X,该产品被苹果CEO库克称为“第一代iPhone诞生以来,iPhone最大的进步。”
据苹果发布会现场介绍,iPhone X是苹果首次采搭载全面屏的设计,5.8英寸的2436x1125高分辨率屏幕,支持120Hz的刷新率;回归前后玻璃+金属中框的传统材质;后部采用垂直排列双1200万像素摄像头;支持无线充电;经典的Home键被取消了,iPhone X将调用正面顶部的结构光发射器、结构光接收器、前置摄像头、距离传感器来进行3D人脸识别,苹果称之为“Face ID”。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新的识别方式将取代Touch ID,指纹识别模块也将正式从iPhone X中去除。实际上,媒体此前也曾爆出iPhone新品将取消Home键,由此还引发了人们的广泛讨论——指纹识别将放在何处?一时间,屏下指纹技术、侧边指纹识别技术,甚至连体验不好的背后指纹识别方案都被提及。出人意料的是,iPhone X直接取消了Touch ID功能。
Face ID除了解锁外,还能带来另外两个应用场景,即刷脸支付和个人定制化表情Animoji。iPhone X的前置摄像头可以追踪用户面部表情动作,将其放入各种动物形象表情中,行程定制化表情,甚至还可以配上语音再发送给朋友。
不可否认,苹果再次引领了行业的潮流。那么,这些技术将给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带来哪些革命性变化呢?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快速充电、无线充电、全面屏等技术其实早已被三星、小米等手机厂商抢占了先机,三星推广了很多年的无线充电,目前来看,技术上仍没有取得较大的突破,如今被苹果采用,很可能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而在天风研究电子团队分析师赵晓光看来,Face ID未来识别的不仅是人脸,其系统化识别技术实现的背后,是图像识别和视频识别,进而把二维世界变为三维世界带来的变化。“当你的表情可以被卡通模拟,未来一定会被人模拟。背后的视频分析、视频人工智能、视频三维识别技术,为重新定义人和人的连接这一互联网的本质,从而重新定义办公、社交、娱乐、教育、医疗、支付六大需求,打下深远的基础。”
消费者会买单吗
与往年充满吐槽的发布会所不同的是,今年iPhone的拥趸者对新品长舒了一口气:“我们期待的都来了!”但与此同时,今年的iPhone X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史上最贵iPhone”。根据苹果中国官网的信息显示:iPhone 8的64G版本5888元;256G版本7188元;iPhone 8Plus的64G版本6688元;256G版本7988元;iPhone X的64G版本8388元;256G版本9688元,直逼万元大关。
不仅如此,按照惯例,在苹果发售初期,因产品供不应求往往会导致价格进一步被炒高。据记者了解,目前,仅iPhone 8在网上的价格就已经被炒到12888元起,可预料的是,起步价更昂贵的iPhone X在“黄牛”手中会是更离谱的一个高价。
在知名投资银行瑞银看来:“虽然果粉们热情不减,但是超高的定价还是可能让他们望而却步。”瑞银认为,如果把手机换成最新机型,目前的iPhone用户最多愿意支付比上一代多115美元,但超高的iPhone定价可能会吓跑许多潜在客户。
而CNBC的调研则显示,如果iPhone X发布后在3周内不能开卖而是延期的话,多数消费者最多忍受3周时间,否则就要转投到另外厂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iPhone X的预购时间为10月27日下午3点01分 ,已超过3周。
与此同时,国内手机厂商为了抢占市场,已渐渐进入新品密集发布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仅最近两个月,就有小米、华为、VIVO、魅族、魅蓝等陆续发布新机。值得注意的是,苹果股价在发布会后出现了下跌;而今天的A股市场上,苹果概念股也出现普跌。基于上述原因,很多人认为,新款iPhone将面临较大的销售压力。
国产面板业或迎机遇
作为此次发布会的绝对主角,iPhone X搭载的OLED全面屏也备受关注。可以肯定的是,全面屏将成为2017年智能手机行业的关键词,同时也将成为各大厂商的必争之地。
全面屏逐渐成为市场主流,这对处于上游供应链的面板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WitsView 预期,2017年18:9以上全面屏机型的整体渗透率有望达到10%。待非苹果手机品牌陆续布局完备后,2018年渗透率可望大幅攀至37%。多位市场人士预计,全面屏的大热会提升约10%左右的面板需求。
此轮手机界的全面屏潮流,显然也带动了面板产业在全面屏的布局,其中,国产面板企业表现也十分积极。目前来看,无论是京东方还是深天马,今年都将会量产全面屏。
“对于国内面板厂而言,一旦错失全面屏的风口,损失也是难以估计。”奥维云网高级研究经理宋宇表示,由于尺寸变大,渗透率持续提升,可以消耗更多的国内新增面板产能,相比于16:9同规格产品,全面屏溢价更高,面板业的产值也会相应提高。
当然,除了机遇,国产面板企业也面临着挑战。宋宇表示,在常规液晶显示的全面屏上,国内已经有厂商步入全球的第一阵营,和全球面板厂在同一个段位共同竞争。但在更高阶AMOLED全面屏上,尽管国内厂商也有5年以上的技术积累,但量产实绩尚少,需要尽快提升AMOLED的良率来提高量产实绩,再进行AMOLED全面屏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