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正在进行中轰轰烈烈的人工智能大潮中,无人驾驶称得上是最值得期待和最有想象空间的领域。
苹果、特斯拉、Google、Uber、百度等全球科技巨头都参与其中,大玩家、大动作、大话题,持续不断,彻底把无人驾驶给搞火了。
就在最近,英特尔宣布已完成收购以色列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交易,交易规模高达153亿美元。
足见这个赛道和战场上的较量多么强悍。
把驾驶当乐趣?那人生得多无聊啊
现在基本上每一款车都会提到一句话“让您享受驾驶的乐趣”,不过在我们看来,大多数情况下,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司机或者驾驶员,在驾驶时基本上都享受不到驾驶的乐趣。
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田里干活儿时,也没人会说他们在享受劳作的乐趣。不管是驾驶还是在田里劳作,都是谋生手段而已。
因此,长远来看,把乏味、劳累、危险又无成就感的工作交给机器代劳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物质文明的使命不就是让人们脱离劳动的束缚吗?大机器作业让农民脱离了在田里流汗的束缚,未来,无人驾驶也会让驾驶员脱离因驾驶带来的种种不便。
除了提升驾驶效率减少事故之外,无人驾驶汽车还有一个优点:节省燃料。因为它没有紧急加速和刹车这两个浪费燃料的坏习惯。
这么好的东西,还有人怀疑它吗?
有的。
我到底是该撞狗还是撞人?
想像一下你正开着车在街上行驶,路口突然窜出来一只狗和一个小孩子,此时刹车已经来不及了,你将无可避免地撞到其中一个,此时,你会选择撞谁?
答案当然是撞狗了,毕竟跟动物比起来,绝大多数人都会同意人类更重要。
好,再继续想象,如果是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儿呢?你选择撞谁?估计绝大多数司机都会懵了,因为没法选择。
人们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怀疑也因此而生,在同样境况下,无人驾驶汽车会如何做?它能做出更优的选择吗?
在科学家看来,无人驾驶汽车撞谁都是概率性的。他们做了研究,结果表明无人驾驶汽车可以通过编入程序来模拟人类面对选择时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来确定最终撞哪个能把损害降到最少。
这就值得玩味了,假设要撞上的不是两个人,而是两台车,分别是路虎和飞度。
根据电脑计算,撞路虎给对方人员带来的伤害,肯定比撞飞度要低,因为路虎结实嘛!于是电脑作出判断:撞路虎。
但买路虎的人不干了,凭什么啊?我买了更结实的车我就活该被撞?我的命也是命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谷歌、宝马等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理论:混沌选择理论,也就是随机选择,甚至故意降低判断速度,让电脑不要想得太长远,根据眼前的情况做最有分析,其实本质上还是模仿人的方式来选择。
所以说,科学家试图将伦理和道德引入无人驾驶汽车,初衷是好的,但实际情况远远要比实验室的复杂得多。
德国人给出的终极回答和未来的L5
如下图,目前国内外产业界采用较多的为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和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推出的分类标准。
按照SAE的标准,自动驾驶汽车视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水平分为6个等级:无自动化(L0)、驾驶支援(L1)、部分自动化(L2)、有条件自动化(L3)、高度自动化(L4)和完全自动化(L5)。
目前我们也只是普遍达到了L1,部分高级一些的车具备了L2的能力。
可能正是考虑到这层原因,在事故责任方面,有些厂商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奥迪就明确表示,将对其第一辆 Level 4 自驾汽车造成的任何车祸和致死事件承担全部法律责任。沃尔沃也表达了跟奥迪相同的观点。
更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智能制造的大国,德国政府在无人加上方面又率先发声,大胆的回答了一个汽车终极的道德问题:无人驾驶汽车应该优先考虑保护人类生命,即使会因此伤害动物和导致财产损失。
这份由14名科学家和法律专家提出的约20条无人驾驶应遵循的规则,德国运输监管机构则承诺,要以某种方式强制执行。
关于选择撞谁的问题,德国人明确的答案是“如果发生意外是不可避免的,无人驾驶车不能选择去救谁,例如,不能牺牲老人救孩子。不应该就年龄,性别,种族,残疾等做出决定,所有人类生命都是平等的。”
虽然目前来说,无人驾驶汽车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亟待解决,但长远来看,无人驾驶必然会普及。
也许再过百八十年,那时的人们在浏览历史时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人类曾经居然有那么多人把时间花在驾驶汽车上,还因此每年造成数百万人死亡。毕竟到那时,一切手动操作的东西在他们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了。
http://www.pintu360.com/a35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