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指出,要清理规范制约分享经济发展的行政许可、商事登记等事项,进一步取消或放宽资源提供者市场准入条件限制,审慎出台新的市场准入政策。在业界看来,此举无疑释放了降低分享经济准入门槛的利好信号,也正契合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6月21日提出要促进分享经济发展,便利人们生产生活的表态。
国家发改委本次提出,我国将加强部门与地方制定出台准入政策、开展行业指导的衔接协调,避免用旧办法管制新业态,破除行业壁垒和地域限制。此外,我国拟出台各项市场准入、监管措施,必须事先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充分开展咨询评估,提高政策透明度。
“分享经济与共享经济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根据‘使用但不占有’的理念,利用客户的共享需求来提供产品”,互联网领域资深分析师于斌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分享经济的产品层出不穷,基本囊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变革。
据《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560亿元,主要集中在金融、生活服务、交通出行、生产能力、知识技能、房屋短租等六大领域。预计未来五年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在40%左右,到2020年分享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
而具体来看,于斌举例称,除了摩拜单车、ofo单车等已经为大众所熟知的共享单车,现在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也已经出现在街头的店铺中,不仅如此,还有部分企业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服装、箱包、首饰等奢侈品的共享租赁,用户可以通过网站、App等平台实现对服装和箱包的租赁、置换等行为。在租房方面,将自己闲置的房屋改装成家庭旅馆短租出去也可以算做分享经济的一部分。
不过业界指出,由于分享经济尚属新生事物,在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限制的背景下,只有加强对分享经济的事中事后监管,才能让消费者得到更加有保障的产品与服务。于斌表示,目前分享经济的产品在后期服务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还有一些产品的供应链上下游尚不通畅,都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实际上,随着分享经济产品频出,共享单车如何合规停放、奢侈品箱包共享如何实现正品保障等都已经成为地方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都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