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让安卓变得越来越强大,进而快速流行。谷歌丰厚的技术实力,让安卓可以迅速用上谷歌地图、Chrome浏览器、Google Now语音命令等优质服务;谷歌的互联网身份和强大号召力...
多年以后,面对日益流行的安卓系统,安迪 鲁宾(Andy Rubin)依旧记得当初三星放弃收购安卓的细节。
那是在2004年,当时智能手机市场的主角是 诺基亚 和黑莓,改变世界的iPhone还没有到来,第一台安卓手机也要等到三年后才会发布。
2004年的智能手机远不像现在这般统一。运行不同操作系统的各类手机散落在市场的每个角落,它们纷乱杂出、五花八门,硬件、品牌、系统版本 完全不同。即便是相同品牌的手机,如果配置不同,同一款应用依旧无法同时在两台设备上运行。
开发者快疯了。他们要在数十台手机上调试软件的兼容性,屏幕分辨率和运行内存稍有不同,代码就会溢出导致软件崩溃。他们不得不进行大量的底层优化,为不同型号的手机撰写适配代码,代码量通常超过100行。
几乎没人愿意去碰智能手机,乱象迭出的生态圈像一匹桀骜不驯的劣马一样难以驯服。多数开发者避犹不及。只有少数远见卓识的开发者仍在坚持开发手智能手机生态,坚信智能手机掀起的移动化浪潮必将重塑未来。
安迪 鲁宾就是其中之一。
安迪 鲁宾:从工程师到技术大牛
安迪 鲁宾最早是德国光学仪器公司卡尔 蔡司下面的机器人工程师,1989年,因为之前一次巧合的遭遇,他幸运地来到了 苹果 公司,尝试了几个移动项目的开发。在苹果待了3年后,鲁宾又在General Magic和 微软 待了几年。
1999年,鲁宾和马特 赫森逊、乔伊 布里特共同创建了一家名为Danger的科技公司。他们成功地为T-Mobile研制出一款名为Sidekick的贴牌手机。和名字中的描述一样,Sidekick是一款侧滑全键盘智能手机,它不但能和PDA一样进行移动办公,还能通过WiFi进行上网。
开发Sidekick的经历为鲁宾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然而2004年,Danger公司发生政变,董事会决定引入新CEO来替代鲁宾。尽管表示同意董事会的决定,但当新CEO上任后,失意的鲁宾还是决定离开Danger公司。
鲁宾参与开发的Sidekick智能手机
鲁宾的冒险与傲慢的三星
离职后的鲁宾在开曼群岛隐居了几个月,这段期间,他一直在编写软件,试图开发一款数码相机。然而沮丧的是,没有人支持他。万般无奈之下,鲁宾回归原点,决定开发智能手机相关的项目。几年前注册的一个网络域名给他了灵感,他决定将新项目命名为安卓(Android),目标是将它打造为完全开放的移动平台。
鲁宾在新项目上倾其所有,很快就破产了。他打电话给好友史蒂夫 佩尔曼(Steve Perlman),寻求资助。佩尔曼在电话里问他何时需要资金,饱受资金困扰的鲁宾在电话里吼道, 现在就要!
佩尔曼闻言后立刻向鲁宾汇去了1万美元,但杯水车薪,这笔资金很快就被花光。无奈之后,佩尔曼只得继续汇款,前后共注资10万美元,帮助安卓团队完成了最初的商业计划。
但一年之后,安卓团队依旧入不敷出。开发这样一款庞大的产品实在太烧钱了!编写程序、功能测试、想法错位后推倒重建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钱。一年之后,寻求资金帮助开始成为鲁宾的主要工作之一。
他们决定在大公司身上碰碰运气,但最初找到的并非 谷歌 (微博),而是三星。2004年的一天,仅有8名成员的安卓团队全部飞往韩国首尔,在那里,他们见到了商谈收购事宜的三星。
这是双方第一次接触,但印象并不好。鲁宾在介绍产品时极力推荐安卓系统的设计思想,赞美它的前沿功能,但三星团队不为所动。现场的气氛奇怪极了,没有提问和掌声,鲁宾收获的只有沉默。片刻之后,三星的高管说话了:
你和这支所谓的团队就打算开发这么个玩意儿?你们(开发产品的)只有6个人,你嗑药嗑嗨了吗?
这基本就是他们的回应。 鲁宾回忆说。嘲笑声中,他带着沮丧和愤怒离开了三星的会议室。回国后,他们又试着接触了其他公司。两周之后,消息传来 被三星拒绝的安卓团队被谷歌收购了。
鲁宾好友史蒂夫 佩尔曼
巨人接棒:谷歌收购安卓
对于安卓,谷歌的态度与三星截然相反。2002年,鲁宾在斯坦福大学给硅谷工程师授课时,谷歌创始人拉里 佩奇和谢尔盖 布林曾在台下关注过他的项目。鲁宾研发的Sidekick手机让佩奇印象深刻,这促使他萌生了研发谷歌手机和移动系统的想法。
2005年初期,佩奇与四处找钱的罗宾见了一面。在仔细听完罗宾对安卓的描述后,佩奇打消了向安卓投资的想法 他决定直接收购。三年前在他脑中闪现的想法再次出现,佩奇决定研发谷歌自有移动系统,抢在微软前面完成移动化布局。
交易很快就敲定了。最终,谷歌以5000万美元收购了安卓。2005年,安卓团队的8名成员悉数搬到位于山景城的谷歌总部。在那里,他们开启了一段新的历史
失落的三星:自有系统颓废不兴
与安卓失之交臂的三星在4年后醒悟过来。2009年11月,三星发布了自主研发、同样基于Linux核心的Bada系统;2012年2月,他们又与 英特尔 联手,共同发布了整合LiMo和MeeGo两大系统的Tizen 三星试图以此打造自有移动平台,以此摆脱对安卓的依赖。
但现实情况是,移动系统市场已经基本完成布局。iOS和安卓成为市场的两大主流,Windows Phone和BlackBerry 10在勉力追赶,但都步履蹒跚。除此之外,市场再也容不下其它玩家。
Bada发布不到三年,三星宣布Bada将被整合入Tizen。2012年5月,三星表示2013年将终止Bada的研发,所有Bada手机将全面停产,彻底退出市场。
三星与英特尔联合开发的Tizen同样不温不火。首款运行Tizen系统的消费电子产品在系统发布一年后才姗姗来迟,而且它只是款数码相机而非智能手机。2014年,三星推出了更多的Tizen终端,但产品种类始终无法确定。从Gear S手环到平板电视,再到年底的廉价手机Z1,Tizen被注入到各种设备中,但始终都不是主角。
首款Tizen手机Z1,售价92美元
安卓的成功来自谷歌
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安卓手机的销量达到2亿5006万。发布至今,安卓已经发展为最流行的智能手机系统。
谷歌让安卓变得越来越强大,进而快速流行。谷歌丰厚的技术实力,让安卓可以迅速用上谷歌地图、Chrome浏览器、Google Now语音命令等优质服务;谷歌的互联网身份和强大号召力,让安卓能在短期内吸引到运营商、制造商和开发者的支持;谷歌的开放精神,让安卓完全开源共享,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
不管三星是否承认,正是他们的放弃,才造就了今日的安卓。(杜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