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来自北京的95后女孩小璇准备给自己买一套特别点儿的新衣作为春节礼物,于是她在淘宝的搜索框里敲下了:曹县+汉服。
曹县,山东菏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2021年因为网友“玩梗”而出圈。作为山东省内最大的淘宝村,曹县是全国最大的汉服基地,一年的汉服销售额近20亿元。
小璇还向记者分享了她的“宝藏攻略”:顺德的家电、泉州的男装、南通的家纺、温州的鞋靴、诸暨的袜业、湖州的童装、中山的灯饰……实际上,越来越多像小璇一样的消费者发现:顺着地域找商品,可以挖掘出很多“新特产”,这些商品质优、价好、品种多。
这背后是政府、电商平台和产业带商家三方联合创新的结果。通过政府引路、电商搭台,中国的“宝藏”产业带商家们正组团“出道”,让好价好货酒香不再巷子深,也助力中国制造进阶为中国品牌,收获更高质量的增长。
1
学好地理才能买到好年货?中国产业带里“宝藏”满满
“买买买这件事,学好地理也很重要。”小璇半开玩笑地说,“买买买”竟然让她了解了祖国很多个省市的“新特产”。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的产业带中藏龙卧虎,拥有很多世界级的“隐形冠军”,从顶级大牌到大众品牌,全世界大部分的玩具、领带、袜子、牙刷、毛巾……很可能都产自中国的某一个县市。
疫情之下,中国制造业面临挑战,如何将优质的供给端与庞大的需求端对接起来,既是新课题,也是大机遇。
提到福建特产你会想到什么?蜜饯肉脯、金骏眉大红袍、沙茶面姜母鸭……来自阿里巴巴平台的大数据告诉你:消费者喜爱的福建产品其实有很多,但过去可能并没有形成鲜明的地域品牌和营销IP。
从2021年3月开始,为进一步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福建省商务厅着力打造“全闽乐购”区域消费节庆品牌,并与阿里巴巴聚划算旗下的“汇聚”业务建立了长线合作。
具体来说,聚划算·汇聚结合福建当地沉淀多年且具有规模效应的供应链,利用平台的消费洞察能力,挖掘出福建的几大特色产业带,如福建糕点、福建茶、福建母婴、福建小家电……通过政府、电商平台、产业带商家三方的联合创新,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数字化营销解决方案,推出“地域爆品”。
成效相当显著。来自阿里巴巴平台的数据显示,福建糕点的整体成交规模排名上升到全国第二;天猫运动类目中来自福建的运动品牌销量占比达到60%;福建母婴、福建家装家具、福建小家电……也都迎来了消费热潮。
带来更大惊喜的是福建茶。福建茶在整体消费规模中占比1/3,是广东的3倍多。更值得一提的是,福建茶作为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渠道“焕新”升级,孵化出一批适合年轻消费者的新品牌。
“从消费趋势上来看,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产品的附加价值,也认可品牌影响力带来的溢价,因此,品牌建设以及品牌的数字化运营,也愈发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勇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在李勇坚看来,聚划算·汇聚的模式就是一种很好的创新,将对公共区域品牌的形成及维护带来良好的正向影响。
“电商平台帮助区域品牌在短期内集中曝光,并通过产品的标准化升级和对消费者的精准分析,依托线下线上集聚所形成的产业生态服务能力,持续推动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从而使区域品牌的效应更为明显和持久。”他说。
2
聚划算“巨划算”的奥秘:以原产地好价好货打造中国“新特产”
中国的产业带数量很多,而且“宝藏”满满,过去碍于难以建立品牌效应和消费者心智,往往酒香巷子深。
据聚划算·汇聚相关负责人介绍,正是基于此,聚划算推出了“汇聚”业务,旨在打造地域营销第一IP,希望通过政府、平台和商家的三方合力,探索出“地域营销”新的路径和解决方案,更好地链接产业供给端与消费者市场端,从而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助力各地方与产业带的高质量发展。
据透露,仅仅在2021年,聚划算·汇聚就联动全国六大省份(福建、广东、江苏、浙江、江西、广西)打造产业带数字化升级。一年时间里,有超过15个地方政府30个产业带与聚划算·汇聚项目合作,近3万家开业3年内的新商家参与了活动。过去一年,聚划算·汇聚项目协助进行数字化营销的企业由5000家快速增长到上万家。
“一方面,聚划算·汇聚通过联动地方政府、区域品牌,打造地方消费节、地方消费品牌,助推区域销售爆发,让用户认识中国产业带。另一方面,聚划算·汇聚通过营销加持、流量支持等方式,帮助孵化产业品牌。”该负责人表示。
上述负责人也透露,2022年,聚划算·汇聚将进行多方面升级。在产业端,聚划算·汇聚将启动“汇聚100产业品牌计划”,通过联动政府资源、阿里巴巴平台数字化能力、天猫淘宝的整合营销能力、AlibabaDesign团队设计能力,挖掘潜力产业品牌,助力其经营力、营销力及品牌力的三重升级。
而在消费者端,聚划算·汇聚也将不断探索本地化内容营销的新模式,包含地域直播模式、地域代言人计划、微宣传片计划等。
李勇坚认为,打造区域品牌和营销IP前景广阔,但眼下仅仅是一个开端,尤其是在国货崛起的大背景之下,正是中国产业带和企业乘风起飞的好时机。
“未来,企业需要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力量,持续打造新消费需求、新场景等对传统品牌进行升级和改造;另一方面挖掘新消费趋势,从消费者需求入手,在产品开发、外观设计、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创新,推出更多‘0到1’的品类,进而持续增强区域品牌的产品力和创新力。”他说。(来源: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