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世界500强企业的在华子公司中,存在着大批技校、职校的实习生,每天承担着十几小时高负荷的工作,而依靠实习生牟利的不仅只有企业。
当许多大企业用工短缺时,大量滥用实习生的情况变成了 合法 的常态。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称,在校实习生已成为中国劳动力大军中越来越显著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大型电子产品生产商而言。在一些工厂中,实习生的数量比正式员工还多。
根据中国法律,在校实习生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也不得上夜班,而且学校应该让学生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工作。可这些规定被这些工厂普遍无视了。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广州市萝岗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子公司使用实习生多达1200多名,年龄在17至18周岁之间,主要是来自湖南、四川、甘肃等省的中专、中技学校三年级在校生,每月加班上百小时。在企业与实习生本人签订的协议上,只写明了每月正常工作的实习补贴为1030元,另有食宿补贴352元。
按照去年实施的《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的规定,实习单位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当期接收实习学生的人数不得超过本单位在职职工总人数的30%。而这家企业的实习生人数超过了在职职工总人数的100%,严重违反了此项规定。
但广州这家企业不过是跨国企业用工现状的一个缩影。在中国西南部枢纽城市重庆的郊区,坐落着一些学生工厂。各个学校把数千名十几岁的学生派到那儿,为全球最大的一些品牌组装各种电子设备。
这一做法获得了中国教育部的正式批准。2010年,教育部表示,职业学校必须提供学生来弥补劳动力缺口。实习期取决于各个学校,可能从三个月到一年不等。学生们在实习期内不上课。每年至少有800万这类学生实习生。
惠普和苹果等主要品牌表示,他们正在与供应商携手确保实习生的使用是合理的、符合劳动法的,但他们承认存在违规行为。
企业甘愿顶着违规的风险滥用实习生的原因很简单,相比于在职员工,企业不需要为实习生缴纳国家规定的 五险一金 ,并且不存在加班费和各项福利补贴,有些甚至可以无偿使用,以此来折抵上涨的劳动成本。
然而,依靠实习生牟利的是否只有企业?显然不是。在一些地区 校企双赢 的理念下部分学校或劳动中介正靠输送实习生牟利。
媒体人胡印斌发文称,对于输出学校而言,学校不仅可以节省教学资源,还能够从学生身上提取一大笔 介绍费 、 人头费 。在这样的交易中,校、企其实确实都是赢家,利益受损的只能是个体权益严重缺乏保障的实习生。一方面,他们要接受企业高强度的加班;另一方面,有限的报酬还要被学校盘剥。
网易科技转引国内人力资源网站 前程无忧对大学生实习安全进行的一项专门调查显示:9成实习生遭遇过权益受损,46%的学生自述实习期有上当的经历或感受,27%学生实习没有签订实习协议;无故辞退、被迫加班和克扣工资,列大学生实习中权益受损现象前三位;90%以上的大学生在明知权益受损情况下选择 忍气吞声 。
这种严重侵犯实习生权益的行为,近几年也曾有媒体进行曝光,但有关部门的处理似乎效果并不明显,苹果、惠普、富士通、东芝、华硕、富士康等知名电子科技企业依旧大肆违规滥用实习生。
更重要的是,这些浪费时间耗费体力的实习工作对于这些被迫接受实习的学生来说,可能并无任何学习意义以及不会得到与工作时间相符的经济收入。
我只是在电脑上重复着相同的动作,日复一日。我什么也没学到。 16岁的肖(音)姓女孩对华尔街日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