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景渺茫,谷歌能否找回Android控制权?

投资
2014
12/05
11:44
孙永杰
分享
评论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在全球第三季度出货的智能手机中,84%运行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略低于第二季度的85%。对此,有业内分析认为,谷歌在全球智...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在全球第三季度出货的智能手机中,84%运行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略低于第二季度的85%。对此,有业内分析认为,谷歌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垄断地位似乎已见顶,接下来谷歌要寻求Android的控制权了。说白了,就是Android这个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平台要找到更多盈利的方式。

业内知道,Android在移动互联网市场能占有如此大的优势,与其Android系统的开源和免费密不可分。但也正是该系统本身是开源的,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对其进行修改,并调整底层代码,所以随着Android的不断发展,业内所谓 去谷歌化 ,即深度定制化Android日渐流行,而 去谷歌化 对于Android最大的影响就是这些厂商都在打着Android的名义打造自己的 Android生态系统 。但这却严重影响了谷歌当初发布Android的 钱 景。因为按照谷歌当时的初衷是希望借助开源和免费做大Android平台,然后通过平台上谷歌的应用(确切地说是通过谷歌应用上的广告获利)。可惜的是,深度定制化的Android生态系统大多抛弃了这些可以给谷歌带来真正商业价值的应用。

当然,谷歌已经意识到了这点,不久前面向低端市场Android One系统手机在印度的发布,甚至一直契而不舍,预计明年发布的Project Ara模块化手机的最终目的可能都在于此,即让相关厂商能够使用原生的Android或者说是谷歌基于Android的原生应用。但我们认为此时谷歌才想到利用Android挣钱似乎为时已晚。

首先从上述Android One和模块化手机这两个正在进行中的项目看并没有太大市场。例如Android One,虽然印度是业内公认的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大市场,但中国的相关厂商无疑也将印度作为重点开拓的海外市场之一。前段时间中国小米手机在该市场的热销以及由此引发的印度市场用户认为中国手机厂商的智能手机较基于Android One的低端手机更具性价比看,Android One的前景不容乐观。重要的是,一旦中国厂商杀入印度等这类新兴市场并获得当地市场和用户认可的话,鉴于中国手机厂商几乎都是深度定定制化Android的模式(自己的定制化Android系统、应用),那么谷歌所谓期望下一个10亿Android用户的 钱 景将再次成为泡影。

如果说Android One是谷歌通过系统(软件)本身夺回 钱 景的话,同样Project Ara模块化手机则是软硬兼施(手机本身及原生Android系统)。但由于目前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高度标准化、厂商和品种众多,且价格不断走低,使得Project Ara鲜有独特的优势,即便是有部分市场,也是极其小众的市场,相对于目前日渐流行和失控的深度定制化Android系统和厂商,Project Ara能为谷歌挽回多少 钱 景呢?

面对上述收效甚微的 钱 景,谷歌是否会改变Android策略呢?还是前面所述,由于谷歌Android是开源系统,允许相关厂商定制是理所当然,但随之而来的矛盾就是一旦厂商深度定制,就意味着关系到谷歌 钱 景的应用的第三方化,即绕过或者放弃可以给谷歌带来 钱 景的谷歌应用。接下来的是,谷歌能否效仿微软在PC产业中Windows或者手机芯片领域ARM授权的做法开收Android的授权费呢?有这个可能,但收费不可能过高,况且微软Windows Phone系统已经宣布免费,之前一直免费的Android突然收费,一来有悖开源的原则,二来就是其中蕴含的不可控的风险(例如厂商是否会因此流失?或者在购买授权后更加深度定制?)。所以从谷歌从系统本身控制其 钱 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么在应用上是否可行呢?比如强制厂商预装谷歌的应用并放在智能手机屏幕的首屏(之前谷歌确实要求部分厂商这样做过)。这里先不说最终效果如何(毕竟现在有许多第三方应用可以替代谷歌应用),如果谷歌真的这么做了,极有可能面临反垄断的调查。要知道欧盟一直对于Android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地位耿耿于怀,所谓启动对于Android垄断调查的新闻也是不绝于耳。不要忘记当年欧盟对于微软Windows垄断的调查就是其在Windows中捆绑自己的IE浏览器(应用)。到头来,谷歌还是允许第三方应用的出现,至少要与谷歌自己的应用同时出现在智能终端的首屏。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谷歌Android发展到今天,其已经陷入张弛两难的境地。即如果继续放任Android的野蛮成长(主要是Android深度定制化),其 钱 景会越发渺茫;如果收紧Android,其引发的种种负面效应,非但不会给其带来可观的 钱 景,甚至得不偿失。也许谷歌的Android战略(开源及免费)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其没有 钱 景,不过这倒是符合谷歌真的像其CEO拉里 佩奇(Larry Page)近日所言的谷歌仍在坚守无私原则,看到这,我们只能呵呵了。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钱”景渺茫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归根到底,“挖掘人群势能”是移动互联网全面社交化的核心,即利用社交创造价值。此时的社交不再是分享、聊天等浅层玩法,通过社交完全可以重塑每款应用。所以,不仅社交可以颠覆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也将重新定义社交。
投资
正如《奇点临近》作者雷蒙德·库兹韦尔所描绘的,世界将很快迎来一个“奇点”,人脑与云连接,机器超越人类,新的生物技术让人类获得长生不老的能力。一大波新兴技术正在以指数级方式兴起,继蒸汽机、电和信息技术之后,技术再一次改变世界。
投资
最近,周鸿祎关于免费,尤其是智能硬件免费的论断又一次引发了争论。很多人也习惯性地会拿靠Windows、Office授权发财的微软陷入大象困境举例,认为互联网就应该是一个免费的时代,收费的一定会被所谓的互联网思维车轮滚滚碾过。
投资
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微信公众号被舆论捧成了自媒体的第一“高地”。当抄袭成风的真相见诸报端后,第一“高地”的神话随之破灭。在立法缺失的环境下,讨论微信公众号抄袭维权意义不大,关键是如何封杀那些厚颜无耻的抄袭者。
投资
移动互联网最土豪的玩家清一色来自手游公司。应用内收费模式已经被他们证明成功了。刚提交SEC文件的触控科技招股书显示,依靠捕鱼达人系列游戏和发行等业务,触控科技的游戏流水在2012年和2013年同比猛增为963 73%和896 34%。
投资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