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持续关注的“新美大”最新一轮融资终于敲定。1月19日晚间,美团点评正式宣布完成33亿美元新一轮融资,由腾讯、DST和挚信资本领投,国开开元、今日资本、Baillie Gifford、淡马锡和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等跟投。
美团点评官方表示,融资完成后新公司估值超过180亿美元,此次融资不但创下中国互联网行业私募融资单笔金额的最高纪录,同时也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大的O2O领域融资。
据财经网消息,1月16日,美团和大众点评的400多名骨干员工在泰山召开2016年战略会,王兴在演讲中就已宣布上述融资消息。
王兴在泰山的演讲长达一个小时,他告诫员工要“少谈一些颠覆,多谈创新”,“我们应该跟产业的上下游去结合,帮他们一起来降低他们的运作成本,提升他们的运作效率,改进整体的用户体验。王兴认为,中国的O2O领域刚刚起步,前景依然广阔。
本轮融资酝酿已久,在2015年12月21日,曾有一份关于新美大融资28亿美元的详细文件流出,文件内容显示新美大已完成28亿美元融资,而2015年亏损预计达上百亿元人民币,在未来2-3年内启动上市,上市后新美大市值或将达到800亿美元。
几个月前,美团和大众点评还在生活服务领域厮杀,双方的“闪电”合并也令外界颇感意外,但最终合并完成,资本的推动功不可没。
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认为,每一个并购案背后都有BAT无形的手,他曾公开称,“BAT三家就是神仙,这些合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神仙的意愿。”这些并购案也体现了资本的逻辑:“投资到一定时候必须要实现利益最大化,而实现利益最大化肯定需要整合,从而形成市场里的垄断。”
此次美大从合并到融资,腾讯都是主要推动者,不仅此次领投10亿美金,之前给大众点评管理团队的溢价也主要由腾讯提供,公司合并后股权占比美团是6,大众点评是4,但大众点评的管理层持股是按5:5进行折算。作为条件,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将在数月内退出公司。
新美大最终的人事安排也体现了这一点,在新成立的各个部门中张涛的创始人团队已基本退出一线,留下来的部门负责人中最主要的就是腾讯公司副总裁兼任大众点评网副总裁郑志昊,足见大众点评公司内的腾讯系人员已掌控局面。
合并是否成功还需要时间检验,目前合并之后的新公司运转良好。一位大众点评在华南地区的某业务板块的负责人告诉36氪,目前新美大在架构上“已经打通了”,在三四线城市,以美团的核心团队为主,由点评成员融入,而在广告、餐饮板块乃至一线城市的团购,是以点评团队为核心,因为点评的团购在北上广还占据很大份额。不过,成为小巨头后,虽然大部分员工认为是“利好”,也会有一些点评成员产生“合并之后自己变得更渺小”之类的抱怨。
此次融资,阿里没有跟进,而在当年的“百团大战”中,阿里弃拉手择美团,但始终没能控股,未将美团纳入自身生态体系。如今阿里重启口碑,又在饿了么占股27.7%,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同时,据知情人士透露,阿里虽持新美大7%左右的股份,但目前美团的外卖业务与饿了么已是直接竞争,不久前美团还和口碑发生冲突,美团在去年11月对地推团队下达KPI,要求每人每天让两家合作商户关闭线上的口碑门店。自此,O2O领域几大巨头在BAT的笼罩下完成站队。
这场军备竞赛中,饿了么完成6.3亿美元融资后不足三个月就获得阿里12.5亿美元的注入,而新美大在猫眼电影票业务的两大竞争对手中,微影时代完成15亿融资,阿里电影票业务也通过阿里影业获得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对手弹药充足,新美大多线作战,33亿美金花起来可能很快就会“没影儿”,这场战争的惨烈还无法想象。
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王力行在财新的一次采访中指出,大众点评在餐饮业站住了“低频次高客单价”的一片市场,美团偏弱,但其以团购为主的“高频低客单价”市场无人能及,美团新兴的电影票、酒店等业务,大众点评不占优势。正是基于双方业务的差异化,公司层面的合并存在基础。
合并后,美团与大众点评可谓动作连连。除完成了对美团旗下猫眼电影与大众点评电影业务的整合、在电影票务市场占据60%的市场份额外,还于2015年12月推出了合并后首个产品“商企通”,主要致力于为商务招待、团队建设及员工福利提供管理服务,是新美大在拓展企业用户市场方面的布局。
目前,新公司在全国覆盖超过2800个市、县、区,服务300万商户,日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超1.5亿,年购买用户近2亿,2015年总交易额超过17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