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团、携程等老牌公司的入局以及曹操专车的横空出世,平静已久的网约车市场再添波澜!
很难想象,言谈儒雅温和的宋中杰,会是那个如同古龙笔下 骑最快的马,喝最烈的酒,玩最利的刀 的人。
从创办软件公司与合伙人 不欢而散 ,到进军团购铩羽而归,再到如今 火拼 网约车市场,在阅尽科技圈沉浮的同时,宋中杰身上越发散发着一股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的狠劲。
壹
都说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对于出行领域,宋中杰是有野心的。
自从去年7月份获得蔚来资本投资后,防守多于进攻的嘀嗒拼车突然加快 火拼 步伐,动作频频,宋中杰的野心也逐渐清晰。
2017年10月,原本专注于拼车业务的嘀嗒拼车,开始上线出租车业务,频频开启疯狂的补贴模式。一时间,成千上万的出租车优惠信息发往乘客手中,而且整个嘀嗒地推团队纷纷活跃在一线,以优惠拉拢车司机。
在这样大的补贴力度下,嘀嗒出租车订单量猛增, 到今年春节前夕,出租车订单量是我们原计划的两倍。 在3月初受访时,宋中杰如此说。
到今年1月份,宋中杰将 嘀嗒拼车 升级为 嘀嗒出行 ,这一动作预示着滴答出行除了继续专注原有的顺风车业务外,也发力出租车业务。
宋中杰的魄力不止于此,他还公然 叫板 出行领域龙头老大滴滴,双方上演一场 罗生门 。
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嘀嗒接连发布两封公开信,公然指责滴滴对司机 二选一 的做法。在第二封公开信《滴滴,尔要战可以,但不能这么战!》中,嘀嗒指出滴滴客服通过电话威胁司机 二选一 ,并贴出客服聊天图片和视频。但随后遭到滴滴官的坚决否认,并被指责为 碰瓷营销 。
为此,有人将宋中杰和嘀嗒称为出租车领域的 白衣骑士 。嘀嗒是否如外界所言扮演 白衣骑士 的角色仍未知,但宋中杰无疑是一个大胆的 搅局者 。
贰
O2O领域赢者资源集中,行业第一很重要,规模也很重要 ,这是经历过两次创业失败后,宋中杰得出的结论。
2002年,时任中国惠普副总裁的宋中杰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创业激情,他拉上好友在上海创办了一家软件公司,主攻软件开发。那时候的他,雄心勃勃,一心只想着要打造中国的Siebel(Siebel是当时全球最强的CRM软件供应商)。
只不过,现实终归是现实,由于与团队在理念上渐行渐远,导致矛盾重重,最终宋中杰无奈退出了团队并重返老东家惠普的怀抱。
2006年,宋中杰从惠普离职加入谷歌中国,成为谷歌中国本地唯一的总监级商务高管。在谷歌期间,他成绩斐然,一手打造了谷歌代理商渠道,借此被业界称为 谷歌渠道之父 。
然而4年后谷歌退出中国市场,宋中杰与李金龙、段剑波、朱敏、李跃军等四位老同事组成了五人团队,开始第二次创业 推出团购网站 嘀嗒团 。
那正是团购网站的火热时候,尽管比竞争对手晚上线半年,但嘀嗒团运气不错,一上线便拿到IDG A轮融资并略有盈利,最高峰时曾跻身行业第三。在这种看似一片利好的情形下,宋中杰出现 误判 ,沉醉于精细化运营而放慢融资的速度。
众所周知,团购是一个极度烧钱的行业。当对手频频造血成功而大举攻城略池时,整个团购行业进入千团大战时期,持续上演着烧钱大战。直到这时,宋中杰才猛然醒悟过来,开始有意识加快融资速度,可是整个市场已经开始变了,尤其是2011年10月份以后,大局已定。
可以说,宋中杰在这个阶段对规模取胜竞争的认识是很幼稚的,嘀嗒团前后共融资900万美元。
可惜这并不能与美团、点评、糯米等动辄千亿元的融资相抗衡,也无法阻止嘀嗒团走下坡路。苦苦坚持三年半后,眼看着就要被踢出局,宋中杰他们开始考虑转型以求自救。
叁
至于如何自救,他们进行了多次头脑风暴,当时看好的方向分别是P2P金融、在线教育,家政O2O、出行等。
考虑到市场空间、市场爆发性和紧密结合移动互联网等三个基本因素,最终锁定出行方向。可是这时出行市场上早已狼烟四起,背靠腾讯的滴滴和有阿里撑腰的快的,正打得火热,为了避开巨头的主战场,宋中杰必须另谋出路。
有一天,宋中杰在国贸开会,当他开完会出来时站在马路上打车时,大半个小时也打不着,但眼前却有很多有空座位的车经过,这大大刺激了他。后来随机一想,这不就是机会吗?如果把这些空座位利用起来,就可以解决这个痛点。
从国贸回来后,他召开紧急会议,提出从拼车切入做出行。这种模式集合了共享经济、高频、刚需、低价及C2C等方面模式优势,自然最终获得大家一致支持。
最重要的是,滴滴和快的争夺的是出租车市场,而易道只做专车市场,Uber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2014年5月1日,滴答拼车推出了第一个APP,从此撕开了一条血路。
事实上,出行市场的竞争性并不比团购弱。在滴滴与快的合并后,百度投资了天天用车和51用车,也就是说,与滴滴、天天和51相比,嘀嗒拼车身后没有BAT的身影,难以享受滴滴从微信、支付宝那里获得的流量,也奢望不上百度地图给天天和51的支援。
再一次在巨头底下博生机,宋中杰的压力可想而知。幸运的是,经历过团战的惨痛失利,再次归来的宋中杰显然已经蜕变。
百团大战告诉我两件事:第一,在竞争的时候要全力以赴赢争第一,这意味着速度和规模优先,不能太计较成本和效率;第二,融资速度很关键,估值高一点低一点没那么重要。 于是,他加快了融资步伐,在大战来临之前拿到了足够多的资本 过冬 。
从2014年9月A轮融资开始,到次年4月C轮融资,仅仅8个月就完成三轮共1.3亿美元的融资,嘀嗒拼车一举成为拼车行业最短时间融资最高的公司。
尤其是在B轮融资时李斌的入局,对宋中杰更是如虎添翼。当时,宋中杰通过一位朋友引荐,认识了易车创始人李斌。起初他对于两人的见面并不抱有太大希望,因为他觉得易车是汽车资讯门户网站,似乎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意外的是,正是这次不抱希望的见面,促成了双方的合作。在两人聊了一个小时后,李斌突然说, 老宋,咱们就干吧! 颇有诚意的李斌在第二次见面,便敲定投资细节。
有了李斌的 助力 ,嘀嗒进入快车道,宋中杰的打法越发犀利与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