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市公司、银行年报的密集披露,持牌消费公司业绩也浮出水面。显示,2018年,大部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均实现了盈利,其中捷信消费金融和招联消费金融2家公司的净利润更是突破了10亿元,位居行业前列。
然而,同样作为 正规军 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包银消费金融 )却显得十分神秘。记者注意到,在包银消费金融成立2年多的时间里,由于公司大股东业绩 难产 ,使得外界对其的经营状况知之甚少。
特别是,在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宣布对包商银行实行接管后,更是引发了不少投资者对包银消费金融未来的担忧。
公司业绩 成谜
据官网介绍,包银消费金融目前主打低息消费贷。其声称,用户最高可借20万,极速放款,随借随还,日利率低至0.00025%,无需抵押最快可当天放款。但根据部分已经使用过的用户在网上反馈的信息来看,包银消费金融有时会出现还不上款的情况,比如系统自动扣款失败、或者是借款人主动还款显示扣款成功,但还款页面并没有及时更新。
此外,作为一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外界对其的业绩也同样十分关注。然而,记者无论是在查询包商银行官网,还是向包银消费金融发去采访提纲,均未能得到有关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4月28日,包商银行曾发布公告称 由于我公司预计4月30日前不能完成年度报告的审批程序,因此年报披露时间将往后延迟 ,并将披露时间拟定于2018年6月30日前。
然而,时至2018年6月28日,包商银行再度发布公告称 暂不披露2017年度报告 ,理由则是包商银行 拟引入战略投资者,主要股东股权可能发生变动 。
事实上,包商银行的 爽约 也让不少投资者对其2018年的经营状况抱有期待,但正当业界翘首以盼时,2019年5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宣布对包商银行实行监管,接管期限是1年。
此举也引发了业界对包银消费金融未来的担忧。某消费金融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作为一家银行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当大股东出现问题被接管后,其经营情况必定会受到影响。
资料显示,包银消费金融公司由包商银行控股并发起设立,是内蒙古首家消费金融公司,全国第17家获批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于2016年11月8日获批筹建,同年12月16日获批开业,注册资本金为3亿元。
持牌系业绩分化
截至目前,全国共设立了23家消费金融公司,大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在2015至2017年设立,2017年,全国共批准成立4家消费金融公司,2016年6家,2015年6家,2014年2家,2011年1家,2010年3家。在这23家消费金融公司中又可以分为银行系和产业系,银行系的消金公司占大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一年中,由于消费金融行业经历了多重复杂风险的考验,持牌消金公司的经营状况也出现进一步分化和洗牌。
根据易观国际不完全统计,虽然披露增长率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全部实现营收正向增长,但受到业绩基数增大、监管趋严、成本(资金、获客、 风控等)上升、资本金约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大部分披露业绩的消费金融公司的营收增长率相比2017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记者注意到,从已公布数据来看,2018年,捷信、招联和马上消费金融净利润排名前三,稳居消金公司第一梯队;第二梯队是紧跟其后的中银、中邮、海尔、湖北消费金融,这四家公司净利润均达到亿元以上;锦程、哈银、苏宁等八家公司净利润均未突破1亿元,为第三梯队。
但从盈利指标来看,虽然大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实现了利润增长,但仍有华融等几家公司因为控股股东风波、资本金限制等因素出现了利润大幅下滑的情况。同时,随着消费金融公司利润基数的持续增大和行业竞争程度的不断提高,消费金融公司的利润增长率也较难再次出现破千的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在完整披露2018和2017年利润率的10家消费金融公司当中,除了幸福、长银五八和兴业三家消费金融公司之外,其他7家消费金融公司的利润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2018年,14家消费金融公司当中,有6家消费金融公司利润率在15%以上,另外还有6家消费金融公司的利润率在6%-10%左右。
在易观国际看来,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处于市场启动期。一方面,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时间仍然不长,消费信贷余额占GDP12.5%的比例相比美国19.6%的比例仍然不高;另一方面,市场从业者在展业过程当中出现的暴力催收、违规放贷等一系列问题和监管的持续规范使得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存在诸多未知。
中泰证券分析师陆婕表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需要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发挥股东带来的场景优势,形成独特的获客及风控能力,通过金融科技的运用优化流程,提升效率,维持稳定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