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信用卡等上市互金平台都在大手笔加码助贷业务。 一位国内助贷机构负责人向记者直言。
该负责人分析,由于监管部门通过 三降 等措施(降业务规模、降出借人、降贷款余额)压缩P2P平台从个人出借人的资金获取量,平台转向助贷业务获取机构资金。
随着加码助贷业务的平台越来越多,新一轮机构资金争夺战变得不可避免。
我接触过一家城商行,目前已有三到四家平台正与他们商谈助贷合作,合作门槛也提高了不少。 上述负责人透露。
不过,维信金科CEO廖世宏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目前他尚未感到这种机构资金争夺压力。
我们潜在合作机构所提供的资金量,可能达到实际业务量的两倍。 廖世宏说,另外,在助贷机构增多的同时,借款人的借款记录上传央行征信体系的配套操作尚未跟上,或将引发多头借贷问题再起。
部分P2P平台转型还有另外的算盘:即监管部门计划试点资金类信托产品 公募 (门槛1万元),他们打算让出借人通过 公募信托 渠道投资P2P。
这类操作成本较高,且信托公司会提出坏账兜底要求。 上述国内助贷机构负责人指出。
助贷行业洗牌警示
维信金科年报显示,2018年总收入达27.37亿元,同比增幅1.1%,其中在金融科技输出方面的收入达2.7亿元,同比增长221.6%,助推其去年经调整营业利润增长至4.27亿元,同比增17.2%。
廖世宏对此解释,金融科技收入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助贷业务运作模式发生新变化,从以往借坏账兜底方式向银行 批发 资金进行放贷,改成向银行输出风控模型或系统,收取服务费与利润分成。先由平台对借款人进行首轮风控审核,再由银行开展第二轮审核,最终决定是否放贷。
相关部门对坏账兜底型助贷业务的监管趋严,仅允许融资担保机构与涉足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等参与,但廖世宏认为,坏账兜底与利润分成两种模式仍将并存一段时间。
廖世宏认为,两种运作模式各有利弊。以坏账兜底模式为例,互金平台需通过融资担保机构或购买信用保证保险,对部分坏账(超过双方约定的坏账容忍度上线的部分)给予回购或第三方买单处置,但平台可自主设定贷款利率,覆盖这部分坏账回购处置开支,使利润率稳定在4个百分点左右;相比而言,利润分成模式虽让平台摆脱了兜底压力,但助贷业务坏账率一旦增高,平台分到的利润也会随之缩水,甚至相比兜底模式更低。
随着涉足助贷业务的互金平台暴增,互金行业很可能再次面临洗牌潮。
2018年初我们遇到了经营挑战,比如2018年一季度的逾期率一下跳涨至6.2%,主要因为部分借款人无法借新还旧。 廖世宏告诉记者,当时公司迅速收紧借款人准入门槛,逾期率在去年底回落至3.5%。
众多助贷机构蓬勃发展的背后,其借款人记录并未上传至央行征信体系,导致助贷机构面临多头借贷的困境。
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助贷行业可能还会因监管收缩等因素,重蹈去年初的洗牌覆辙。 廖世宏指出。
海外资本市场顾虑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家上市互金平台积极加码助贷业务,但海外资本市场对此兴趣不高。
一位维信金科人士向记者直言,此前部分海外机构投资者一直将助贷模式与P2P模式混淆,实际上专注助贷业务的平台目前不存在备案压力。
这是我们需要向海外机构投资者澄清的重点内容之一,助贷不是P2P,整个资金端的来源是机构,不是个人。 廖世宏向记者表示。
其实众多机构投资者对助贷业务并不陌生,美国大型P2P平台lengding club将众多个人借款打包成不同信用评级与收益风险比的资产,出售给机构投资者,目前中国的助贷业务,在业务操作流程与其相反,即先从机构获取资金,再放贷给借款人。海外投资机构之所以对助贷模式兴趣缺缺,主要是担心互金领域监管趋严,导致助贷业务发展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
此前相关部门出台175号文,引导P2P平台向助贷机构转型,某种程度上肯定了助贷业务模式,也算是消除了海外投资机构的一部分顾虑。 上述助贷机构负责人直言,不过,海外投资机构不仅观察走向,还比较P2P与助贷业务在财务会计准则方面的差异。
海外投资者发现,国内P2P平台可通过潜在的资金池业务 借新还旧 ,既能人为降低坏账率,还能赚取相应的手续费收入,让财报显得格外靓丽。但助贷业务资金端来自持牌金融机构,一则不允许资金期限错配与短借长贷,导致资金池业务或难以为继;二则持牌金融机构规定助贷业务利率不得超过年化36%,较平台以往的操作低了不少,因此助贷业务的业绩增速不如P2P具有爆发力。
不少海外投资机构对国内P2P平台利润持续高速增长感到担忧,他们认为在监管趋严环境下,高增长未必能持久。相比而言,相对合理的消费信贷利润增速,反而更让他们放心。 廖世宏指出。
廖世宏认为,助贷行业要走得更远,首先要找准竞争对手。 真正的竞争对手,是BATJ等互联网巨头旗下的互金平台,因为他们可以拿到年化融资成本7%以内的机构资金。而多数助贷平台受制于资金实力、业务规模,从机构拿到资金的年化融资成本在8%-11%。这意味着助贷机构在消费金融信贷产品的风险定价环节不占优势。 因此引入最新科技,降低运营成本与提升风控效率,成为助贷机构能否分得一杯羹的关键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