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这篇文章之前先来思考一个常见的问题:熟人和陌生人,你更愿意跟谁做买卖?
相信已有不少人遇到过这样的疑问。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往往也大致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当然是更愿意与熟人做交易,因为彼此都熟,知根知底,更放心;而另一派则正好相反,熟人之间不好还价,最怕对方还 杀熟 !
但你知道吗?除了线下的熟人做买卖会 杀熟 ,线上的大数据也在 杀熟 。
大数据 杀熟 更有套路
近日有条新闻有点细思极恐。说的是一位网友平时经常住一家酒店的特定房型,每次通过某旅行网站定,价格都是380-400之间。
但最近一次入住时好奇心作祟,问了一下酒店前台的房价,酒店前台回答说最近是淡季,房价都比较低,只要300块。
为何自己在网站上订票为380块?接下来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发现,果然是300块,而用自己的账号去查,却还是380块!
这位网友就觉得,自己肯定是被OTA网站用大数据杀熟了!这些订票网站用自己的交易信息计算之后断定自己对价格不敏感而且估计用的是公司报销款,所以就为他锁定了这家酒店的价格!
事件在微博上曝光后,有不少网友前来留言表示自己遇到过同样的情况。
比如, 我和同学打车,我们的路线和车型差不多,我要比他们贵五六块 选好机票后取消,再选那个机票,价格立马上涨,甚至翻倍 等等。
更有网友直接抛出 实锤 。同一航班、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就是因为账号人不同,价格就相差了20块。
而在 杀熟 这方面更有套路的还属滴滴。
滴滴有一个 动态调价 功能,可以让同一时间不同账号的加价幅度不同,滴滴经常辩解说这是根据车辆、车况不同而决定的,但谁知道这附近周边到底有多少辆车。当然乘客也无法反驳,可以说是 杀熟 于无形。
据悉,利用大数据 杀熟 ,在行业内也早已不是秘密。而该事件的传播只是扯下来以往的遮羞布而已。
企业难敌利益诱惑
事实上这些互联网企业之所以能够明目张胆的 杀熟 ,说白了,就是利用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商家知道几乎消费者所有的个人信息,而消费者对此却一无所知。
经济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原理: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就是说每一单位产品都有不同的价格,它假定垄断者知道每位消费者对任何数量的产品要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并以此决定价格,因而能够获得每位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
简而言之就是看人下菜碟,对价格不敏感的土豪或者买公务机票的人,价格就高一点,对价格非常敏感甚至斤斤计较的,那么就便宜点卖你。
互联网企业在利用大数据掌握了用户海量信息之后就很容易判断出每个人的破绽,然后针对每个消费者制定一套方案,各个击破。
而如果针对不同消费在制定价格方案时就诞生出很大的利差空间,这部分利润恐怕是任何 大义凛然 的企业都无法抵挡的诱惑。
因此我们会看到很多互联网企业会不遗余力的希望你在使用它们的App或网站时能够提供的数据越多越好。它掌握的数据越多,对你的画像就会越精确,在对你制定价格方案时就越符合的心理预期,当然在 杀熟 时破绽就会越小,往往会达到神不知鬼不觉的地步。
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开口闭口都是大数据,声称这样做只为了更 懂你 ,只为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但往往是坑完你之后,你还帮它数钱。
大数据是把双刃剑
互联网企业要想利用大数据 杀熟 必须得掌握用户隐私数据。但当前社会已进入了个人隐私使用泛滥的时代,正应了那句玩笑话: 个人隐私就算瞒过了枕边人,也瞒不过互联网公司。
在大数据的环境下,每个人都如同 透明人 一般,从我们触碰网络的那一刻起,我们消费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会悄然被人拿走利用,最后得出的计算模型甚至比我们自身还要了解自己。
在这种情形下,真可谓是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用得好,大数据将大大提升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效率;但若用得不好,甚至用到损他利、谋私益上,后果则不堪设想。大数据 杀熟 只是其走上歪路的一次小尝试罢了。
但是,我们却无法用此次事件所造成的影响去否定大数据,以及否定大数据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尤其是现在还需用大数据去喂养还人工智能的情况下。
大数据的作恶所反映的问题是长期以来我们在隐私保护方面的忽视。
正如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杨义先教授所说的那样, 必须承认,就现实情况来说,大数据隐私挖掘的杀伤力,已远远超过了大数据隐私保护所需要的能力。
政府缺乏对公民隐私的保护能力,个人也很少对隐私的保护意识。
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只能期望政府能早点出台更为严格的公民隐私保护法规,而自己则能做的就是平时多注意点个人信息的防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