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作为区块链技术的首批应用,正在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同时,不法分子也看上了它们全球流通及完全匿名的特性,把其当做洗钱、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9月5日,监管部门发文取缔首次代币发行(ICO),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也随之成为监管的关注点,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近日发文警示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风险,拉响了虚拟货币的监管预警。
互金协会在官微称,比特币等所谓“虚拟货币”缺乏明确的价值基础,市场投机气氛浓厚,价格波动剧烈,投资者盲目跟风炒作,易造成资金损失,投资者需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并呼吁各会员单位应履行行业自律公约的承诺,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监管规定,不参与任何与所谓“虚拟货币”相关的集中交易或为此类交易提供服务,主动抵制任何违法违规的金融活动。
9月13日,国务院发文对“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三反监管体制机制进行完善。其中提到,“对新产品、新业务、新技术、新渠道产生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自主进行持续识别和评估,动态监测市场风险变化,完善有关反洗钱监管要求。”比特币作为一种新技术的洗钱渠道,无疑也将面临层层监管把控。
同时也有消息传出,监管部门目前正在对所有涉及虚拟货币和法币交易的平台进行监控,意在禁止所有交易。而根据消息人士的透露,监管意在禁止的并不是虚拟货币本身,而是虚拟货币和法币之间的交易。然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作为区块链技术的首批落地应用,背后有被广泛认同的区块链技术作为价值支撑,即使要面临重重监管,但被取缔一说还为时尚早。
政府官网在《我国区块链产业有望走在世界前列》一文中,就充分肯定了区块链技术的价值。文中提到,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特点是不易篡改、很难伪造、可追溯。区块链记录发生交易的所有信息,一旦数据进入区块链,即使是内部工作人员也很难在其中做任何更改而不被发现。这个特点决定了其与互联网应用密不可分。应用场景越大、越丰富,区块链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就会越快。
人民网近日也对比特币监管进行发声,“鉴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的点对点的交易特性,取缔比特币既不现实也不可行。但是对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交易平台加强监管却是完全可行和必要的。”国内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大环境下,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强监管风暴必然将来临,但是否真的会像ICO一样遭遇监管取缔,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