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贷款的巨大市场空间,使得其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网贷公司、互联网企业谋求弯道超车的跳板。但传统银行逐渐也意识到,这是增加零售业务利润的巨大蛋糕。上个月,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相继推出“校园贷”,在此之前,多家银行已经设立消费金融子公司,不少银行也在跃跃欲试。目前银行纷纷新推或升级自家的个人消费贷产品,无抵押、无担保、极速放款成为标配,积极培育新兴信贷增长点。但银行的消费贷款也有着种种局限,如门槛高等。
传统金融业开始重视消费贷
随着房贷政策收紧、资金价格上涨,曾依赖房贷的银行开始转向消费信贷领域,抢占零售业务的新市场。今年以来,不少银行推出新产品或对原有的消费贷款产品升级。
如兴业银行近日宣布,针对零售客户推出全流程线上自助信用消费贷款——“兴闪贷”。该产品目前主要客群为持有兴业银行借记卡的存量“白名单客户”,用于个人快速消费。
也有银行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对消费贷的产品做了明显的升级。如全新版的招商银行“消费贷”,不分行业,不分职业,可抵押,可信用。
曾经,消费贷款是互联网金融谋求弯道超车的切入口。工业银行披露的2016年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工行个人消费贷款减少640.55亿元,下降20.6%,工行表示,主要是本行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用途管理,同时受互联网金融竞争加剧等因素综合影响,个人消费融资需求下降所致。
“友商”的发力和其高额的利润回报,使得消费贷款引起了传统金融行业的重视。中国银行业协会今年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6》显示,七成银行家认为个人消费贷款是发展重点。
这些银行家看好消费金融前景,和经济下行压力大环境带来的资产风险也有关系。消费金融资产因为具有小额分散风险低且几乎不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的特点,外加国家政策多方加持,逐渐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根据清华大学发布的《2016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报告,未来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将超10万亿。
触网为关键词,风控放前端
近年来银行推出的消费贷款几乎都与网络相关,也即是个人网络消费贷款。
据了解,目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都推出了个人消费贷款的互联网产品。简单来说,就是客户可以通过网银、手机银行、微信平台等互联网渠道申请贷款,在线提交申请后,马上就能获知贷款预批额度,并且很快获得放款。
根据广发银行与国际知名调研机构的“中国个人消费性贷款调研”,七成客户希望能在一周内拿到贷款,而3万-20万元单笔信贷金额可满足80%以上消费信用贷款客户的需求。同时,互联网模式成为高效信贷审批平台的最佳选择。77%的个人客户首选网络渠道获取消费信贷产品信息,而偏好网络信贷申请方式的客户比例正在急剧增加。
以兴业银行的最新款产品为例,其有别于传统网络信贷产品“线上申请、线下审批”的路径,“兴闪贷”采用全流程线上自助操作模式,支持10分钟内放款到账,最高额度可达30万元。
此外,“兴闪贷”支持客户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客户端、微信端申请贷款,最长授信期可达3年,在有效授信期内,客户可根据自身需要随时提款,随贷随还,按实际使用天数和金额计息。
广发银行2014年底推出的国内首个可受理所有个人客户信贷申请的互联网贷款产品——“E秒贷”,也全面落地互联网+个人信贷策略。客户只需要用三到五分钟填写简单资料,全程无需扫描或提交任何书面证明文件,即可完成申请流程,客户在线提交申请后,最快3秒便可获知贷款预批额度。
银行消费贷门槛并不低
目前,比较热门的消费贷都是纯信用贷款,这就需要银行把风控放在前端。如建行的“快e贷”是基于企业主的金融资产及存量房贷信息发放。工商银行今年正式发布个人信用消费贷款产品“融e借”采用白名单制授信,即只有条件符合的优质客户,才能查询到可贷款额度,和申请贷款。中国银行的中银E贷也是仅向特邀客户开放。
对于很多银行的客户来说,一定收到过自己曾办理过业务的银行的贷款邀约通知。这实际上是风控放在前端的表现,银行已经掌握了客户的数据,因此只会针对信用良好、收入稳定的优质客户,甚至只针对本行代发工资客户或在本行拥有金融资产的客户来进行邀约。
实际上,银行重点会考察公积金和收入,有银行提出了本地房产要求,也有银行也对申请人工作单位提出限制,只有事业单位、国企、央企、世界五百强企业等优质企业员工才能获得授信。
因此,看起来快,实际上是把审批和风险管理前置,因此不少传统银行推出的这种无需抵押和担保的纯信用贷款设有的门槛并不低。
兴业银行零售资产负债部总经理严学旺也表示,“兴闪贷”设定多维度筛选条件,根据存量“白名单”客户的资产、信用记录、履约能力、已有抵押物状态等综合信息预审批、预授信,并主动挖掘客户的产品使用意向,实现批量作业。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高放款效率,也储备了相当规模的客户资源,更是有效把控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
因此,网络纯信用消费贷看似平易近人,实则门槛并不低。如果是银行主动邀请的客户,那么贷款利率和贷款金额还是比较有竞争力,客户主动申请,获批的贷款额度往往少得可怜。
现实真的那么轻松就贷到?额度年限利率恐难如意
“纯线上办理”、“几分钟到账”几乎成了银行宣传消费贷的关键词。不过,由于上述限制,银行的消费贷款的利率和额度是浮动的,宣传起来的美好利率、最终到手的贷款额度、贷款年限未必与预期一致。
记者梳理发现,一般而言,银行的信用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30万元,个人信用额度多以月收入为依据,有的银行规定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48个月的收入。工行“融e借”最高可贷款80万元、建行的快e贷最高可贷30万元。中行的中银E贷(个人网络消费贷款)最高可贷30万元。
广发银行的调研也显示,数据显示,大部分个人客户的消费信贷额在20万元以内,需求最集中的分布于2万-10万元区间。10万元以上的消费信贷领域,银行优势更为明显。在消费信贷需求10万-50万元的区间,绝大部分个人客户表示会选择银行无抵押消费信贷满足资金周转需求。
“具体利率和额度,还得看征信情况。”有银行个金部人士表示,其表示确实大部分人审批下来的额度都不能达到最大额度。这主要还是由于征信情况核查结果的差异。
此外,银行的消费贷款利率处于浮动状态,贷款人具体的贷款利率以申请贷款当天为准,目前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上涨已经部分传导至贷款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