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e租宝霸占“头条”的这几天里,另一些未被“置顶”的信息却让一些资深的P2P从业者嗅到了真正的危机。
1月22日,农业银行发布《关于立即停止与违规违约支付机构合作的通知》,关闭全部涉P2P交易接口。1月30日,保监会印发《关于加强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审慎选择合作的互联网平台并按季报送数据。
尽管从去年末开始,随着e租宝、大大集团等风险事件的接连爆发、网贷监管政策征求意见稿下发,以及多部门联合整顿的影响,P2P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危机和发展危机。
尽管清理和规范市场短期内会引发行业阵痛,但长期来看仍有利于行业发展。所以,对于大多数P2P业内人士来说,眼下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毕竟有了规则就有了方向。
不过,农行的举措和保监会的一纸通知却让资深的P2P从业者——老张(化名)坐不住了,因为未来与银行合作资金存管,与保险公司合作以“去担保”,原本都是监管所鼓励甚至要求P2P完成的规范动作。
而如今的苗头看来,银行、保险公司对与P2P的合作恐怕会愈发保守,这个逐渐收紧的“笼子”正在加速P2P行业洗牌。老张更担心的是,逐步淘汰尚能把伤害降到最低,骤然“死亡”的后果则是灾难性的。
P2P寒冬将至
近日,备受关注的e租宝非法集资案有了最新进展,公安机关初步查证显示,这个打着互联网金融幌子的公司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非法集资500多亿元,其中95%项目均系造假。
尽管一直以来业内人士都不认为e租宝从事的是互联网金融业务,甚至连e租宝自己都曾表示其并不是P2P平台。但这种概念的混淆却让整个P2P行业深陷舆论危机,P2P也从过去几年里那个“时髦”的概念变为了“风险”的代名词。
就在P2P行业的声誉降至历史最低点的同时,《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以及多部门联合整治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举措让P2P平台处在了自出生以来最为严苛的发展环境中。
对于正规运营的P2P而言,乐观的看法是,过去几年,P2P一直处于野蛮生长甚至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状态,至少现在监管划定了规则,给了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的空间,只要你符合要求就可以活下来。
但现实情况却是,要想进入这个规则并不容易。
农行在上述通知中对关闭原因作出解释称,由于近期P2P网贷平台风险事件频发,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向P2P平台提供了农行卡支付通道,导致风险蔓延至农行,给农行声誉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尽管外界都将其解读为农行单家银行、阶段性的举措,但这个动作所释放出的信息仍让不少敏锐的P2P从业者嗅到了危机。“其他几大行也有开会讨论此事,如果它们也跟进,事情的性质就不同了。”某大型P2P平台联合创始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该人士表示,农行没有意识到一个风险,就是支付通道关闭对于理财端影响有限,但是对于借款方就不同了。目前借款方还款,大多数走的都是支付代扣通道,如果关闭,客户还款会变的非常难,甚至不排除会有人以此为由拖延或者拒绝还款。
更直接的影响在于,国有大行所透露出的消极信号也让那些跃跃欲试与P2P谈资金存管合作的银行有了疑虑。
一位股份行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本来随着网贷监管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总行对于P2P接入做资金存管已经松了口,但如今大型的风险事件出现,以及同业的态度又让行内对此事有了顾虑。
除了与银行的合作告急外,原本期待在监管政策明确后,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实现“去担保”的发展路径也因保监会的一纸通知变得暧昧不明。而在此一年多的时间里,不少P2P已经开始与保险公司展开合作。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统计,目前至少有中国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阳光财险、华海保险等30多家保险公司涉及为互联网理财产品提供保险,涵盖个人借款保证保险、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抵押财产保险、账户安全保险等多种模式。
其中,“安全级别”最高的要数提供本息保障的信用保证保险。但目前,该模式并未被大范围普及,仅有陆金所、蚂蚁金服、小赢理财、米缸金融等几家平台与保险公司有合作。
此次,根据《关于加强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保监会对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开展全面风险排查,了解财产保险公司在经营管理、管控措施、应急预案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
保监会还对保险公司提出了“慎选合作的互联网平台,严格审核投保人资质,定期开展压力测试,完善应急预案,建立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经营情况季度报送制度”等要求。
一家已经与保险公司开展合作的P2P平台CEO告诉本报记者,保监会明确公布了合作的要求和规则,一方面承认了这类业务的合规性,是利好的;但另一方面这类风险提示也会让保险公司暂时变得谨慎和保守。
兴衰的临界点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P2P寒冬将至、面临洗牌的说法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但从数据上看,这个兴衰的临界点发生在2015年第四季度。
根据零壹财经数据统计, 2014年P2P行业的整体交易额约为3000亿元,而到2015年9月末,行业的交易额已经超过9000亿元。按照正常的发展速度,P2P行业的交易规模在2015年突破1万亿元已无悬念。
但截至2015年12月31日,P2P借贷行业累计交易规模未能突破万亿规模,全年约为9750亿元。并且,受“e租宝事件”影响,全国P2P行业去年12月交易规模较前一月大幅下滑100亿元左右。
零壹研究院院长李耀东认为,2015~2016年我国P2P借贷行业的风险、监管、业务、技术、资金均接近或处于临界状态,这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间节点。
“如果主要平台能够跨越无序竞争、人力密集与粗放式扩张的陷阱,将金融、互联网与技术进行深入融合,行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反之,其发展可能遭遇低谷,对从业者和参与者均造成沉重打击,未来前景不容乐观。”他表示。
显然,P2P行业“凋零”的速度正随着监管政策的推进逐步加快。
李耀东认为,如果按照目前的平台状况对比目前的监管(《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几乎100%的平台不合格。单以资金存管一项为例来看,全国接近3000家平台,其中已经在银行做存管的P2P企业不超过十家。
“而其他要求,例如禁止行为(不得自融、不得搞资金池、不得保本保息、不得期限错配、不得代销金融产品等),信息披露(借款逾期金额、代偿金额、借贷逾期率、借贷坏账率等)都对现有的P2P企业带来了极大的转型压力。”他认为。
相对于全国近3000家P2P平台,已经出现风险的平台仅占少数,但随着监管细则的落地和推进,整个P2P行业面临重整和洗牌。即便监管预留了18个月的整改期,但对于P2P平台而言这个时间却并不宽裕。
积木盒子是最早实现银行资金存管的P2P平台之一,但只这一件事就用了整整9个月的时间。据其COO魏伟介绍,在与民生银行的联合开发过程中,产品、支付、系统运维、开发工程师、测试、全部的交互设计等,相关的人员都会涉及。
魏伟表示,在这9个月中,人员配置峰值是三四十人,如果按照人均工资2万/月计算,仅人力成本就要七八百万元,另外业务开通后还需要向银行支付一定的费用。除了人力、物力投入巨大外,时间成本也并非每家P2P平台都可以承受。
尽管《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并没有如大家预期的那样设立P2P行业的准入门槛,但包括银行资金存管在内的隐性门槛已经把绝大多数P2P平台挡在了门外。
而其他涉及业务和产品整改的细则也在逼迫越来越多的P2P平台另谋出路。
以现在不少P2P平台都有的活期理财产品为例,其背后对接的资产和操作的方式各不相同,但大多数产品实质上都不同程度上涉及资金池问题。而另一个P2P平台上常见的“自动投标”功能,同样被置于了灰色地带。
根据征求意见稿,“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代出借人行使决策,每一融资项目的出借决策均应当由出借人作出并确认。”这就意味着帮助投资人批量自动分散投标的工具也将面临整改。
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嵩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严格按照征求意见稿里的规则执行,那些认认真真、规规范范在做P2P业务的平台中70%都做不下去。
P2P业内人士则更加悲观。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瀚认为,18个月整改期之后只能剩下10%的P2P平台。对比银监会的数据,现在全国接近3000家的P2P平台最后只能剩下两三百家,这意味未来一年多时间里将会有数千家P2P平台被洗牌出局。